探析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育模式 摘 要: 专业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进展电子商务的瓶颈之一。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高职类院校在培育电子商务人才方面日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育目标谈起,从知识结构、职业技能结构、素养结构等三方面对电子商务人才培育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强调知识不经内化,不能形成素养,内化了的知识不经运用,也不可能形成能力,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育探究新的途径。关键词:电子商务 培育模式 知识 技能 素养 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日趋加快,使电子商务日益成为其经营的重要手段,许多企业急切地希望能扩大使用电子商务的深度和广度。然而目前电子商务人才培育的滞后已成为我国进展电子商务的主要瓶颈之一。由于本科及其以上教育培育人才的数量有限、定位不同,面对庞大的需求市场,高职院校应成为培育电子商务人才的主要基地。 电子商务需求的人才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技术服务支持层;第二层是一般管理人员层;第三层是高级管理人员层。其中第一层次的人员主要着眼于电子商务的技术支持方面,如网站建设、系统维护、网页制作、程序开发等。第二层次的人员是最庞大的群体,他们不需要深化了解电子商务所涉及的具体技术细节,更注重于如何在电子方式下开展工作,即如何应用网络提供的快捷方便的商务功能等。第三层次主要是针对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育目标是电子商务的战略决策型人才。综上所述,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第二个层次——一般管理人员层是其培育目标。 人才培育模式是目前进展高职教育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它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育目标而实行的培育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构建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育模式,实际上就是在这个特定的培育基地里,为“电子商务”这个新的人才群体,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养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以下就从知识结构、职业技能结构、素养结构等三方面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知识结构的构建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在特定的专业架构下,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相关知识在学生认知结构中所积淀的层次与比例关系。知识结构是衡量人才培育质量的主要尺度之一。从当前的情况看,电子商务知识的基础化、综合化是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主要内容。 1.电子商务知识基础化 要把知识结构的重心放在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基本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