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的关系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临床关系的影响。方法:检测孕产妇及脐带血铅水平,用对孕产妇及脐带血铅水平进行配对样本 t 检验及一元线性回归。结果: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之间,差异有显着性;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关联。结论:虽然胎盘对铅有一定阻隔作用,但一部分铅通过胎盘能够进入胎儿体内,因此减少孕期铅暴露对预防胎儿铅负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铅 孕产妇 胎儿 胎盘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宫内铅暴露较之出生后铅暴露对儿童发育的影响更为重要[1]。所以讨论孕期铅暴露对胎儿铅负荷的影响,可以为预防胎儿铅损害提供理论依据。对 2025 年在我院生产的孕产妇,进行血铅及其脐带血铅水平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均来自 2025 年在我院生产的孕产妇 401 例作为讨论对象。入选标准为:孕龄 37~42 周,新生儿出生体重 2500~4000g。排除标准为:双胎或多胎妊娠、妊高征、胎盘钙化Ⅲ°以上等情况。 方法:于生产前、后 3 天抽取孕产妇静脉血,在产时抽取脐带混合血,用 EDTA2Na2抗凝,4℃低温保存,集中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储血及测试所用器皿均经无铅化处理,严格根据实验室操作规程操作,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全血标准物质作为质控。 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经 SPSS for Windows 处理,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水平进行配对样本 t 检验、一元线性回归。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结 果 孕产妇血铅水平及分布:401 例孕产妇血铅最低值为 μg/L,最高值为 μg/L;均数为 μg/L,标准差为 μg/L;中位数为μg/L,第 25 百分位和第 75 百分位分别为μg/L 和 μg/L。正态性检验表明,在 α=水准,可认为孕产妇血铅水平呈非正态分布,经对数转化后 Statistic 值,P 值,服从正态分布。以下所有假设检验均采纳对数转化后的血铅值。401 例孕产妇血铅对数转化后最低值为,最高值为;均数为,标准差为;中位数为,第 25 百分位和第 75 百分位分别为和。 脐带血铅水平及分布:401 例新生儿脐血铅最低值为 μg/L,最高值为 μg/L;均数为 μg/L,标准差为 μg/L;中位数为μg/L,第 25 百分位和第 75 百分位分别为μg/L 和 μg/L。正态性检验表明,在 α=水准,可认为脐带血铅水平呈非正态分布,经对数转化后 Statistic 值,P 值,服从正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