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素养教育要紧紧抓装三个要义不放松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把素养教育的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面对全体学生;二是德、智、体、美全面进展;三是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得到进展。这也就是素养教育的“三要义”。当前,我们在教育转轨起始之期,必须抓住“三个要义”不放松,抓住贯彻这三项内容,就是抓住了素养教育的本质,把握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一、面对全体学生,突出个性教育应试教育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教育对象的局限性。这是由于应试教育的着眼点是选拔更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而这种选拔又是以现行的学科的考试成绩为依据的。从而,它忽视了全体学生的进展,使基础教育实际成为面对少数人的教育,造成难以形成帮助每个学生在他的起点上前进,在他的优势上进展的机制,促使部分学校和老师有意或无意地放弃成绩差的学生。素养教育与之的根本区别是面对全体学生,使他们每个人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提高,使每个学生各个方面都能得到进展。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广阔的教育工作者和老师必须在思想上明确认识,转变观念。其次学校管理上要抓装三个控制”,即控制重复教育,控制辍学率,控制班额;掌握“四个面对”,即面对每一类学校,面对每一所学校,面对每一个学生,面对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再次,老师在教学中,要坚持杜绝“一刀切”的做法,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注重合格率,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同时,要实行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爱好特点,实行差异性教学,突出个性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展提高,使每个学生的某一方面能得到充分优先的发挥进展。二、坚持全面进展,提高办学质量应试教育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教育内容的片面性。由于以选拔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又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手段,加上现行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教育内容区分为考试科目和非考试科目,于是考试内容的教学被强化和扭曲。一方面,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另一方面,不仅德、体、美、劳等方面被严重削弱,而且智育中的非考试科目的教学也流于过场,考试能力以外的书写、动手、口头表达等各方面能力被严重忽视,造成了学生素养的诸多缺陷,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进展和整体素养的提高。推行素养教育,实现江泽民同志在今年3月28日国家教委召开的交通大学负责人座谈会上提出的“两个转变”,即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育的需要,教育要全面的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根本的出路在于改革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