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 30 周年心得:体会让每个人都成为解放思想的先行者 改革开放以来,“观念先导”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而用创新的观念引导中国现代化建设,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是成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每当改革处于重大转折时期,人们总期待有新的观念统领着去开拓新局面;每当经济社会进展取得辉煌成就时,总忘不了浓墨重彩地记下具有先导意义的新思想、新观念的一份功劳。 具有先导作用的新观念从何而来呢?是从解放思想中而来,是从思想大论战中而来。改革开放的 30 年,就是各种观念冲撞、嬗变的 30 年,就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 30 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潮流,以不可遏制的力量洗刷着传统的体制与机制,并迅速改变着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而发生这一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通过一次次的思想大论战,辩明了真理,创新了理论,以创新的思想、创新的观念,引导着全党全国人民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制造出经济社会进展的辉煌成就。 可以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 30 年,中国的进展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一条主线,即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过去 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解放思想的历史。我面前摆着的这本书稿,就是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的历程的。作为改革决策的参加者和改革历程的亲历者,看到这本书,感触颇深。下面就书名谈几点感受。 思想解放的力量 为什么我们党总是把解放思想作为改革开放的先导工程呢?是因为思想是能促进事业成功的一种潜在的力量,解放思想就能充分发挥思想的潜能。刘勰的《文心雕龙》一书就十分形象地描述了思想观念的力量,“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一蹙眉间,思想就跨越了千年时空,视野就延及到万里景象。就此而言,一个人的思想还真是可以无所不至,无所不能。人可以神游八荒,精骛四极。光速足够快吧?可人一眨眼,思想已经在日月间打了个来回。天空足够广吧?可人一动心,思想已经在九天外游了个上下。挟泰山而越北海,何等大的气概;舞日月而吞天地,何等宽的胸襟! 人可以不行动,不说话,但不能不思想。生有尽而思无涯。人类的延续不仅是生命,而且是思想;社会的进步不仅是物质,而且是精神。在一定的时间内,人的行动只能局限于一隅,但任何时候,却束缚不住人的思想。现代京剧《红灯记》里,李玉和在狱中所唱:“休看我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