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定位及进展策略讨论 “创建国际旅游名城”是建设“大泰山旅游圈”、促进泰安市旅游业跨越进展的重大战略构想。在全市旅游总体格局中,作为龙体,城区起着承接龙头、联系龙爪、带动龙尾的枢纽作用。借助泰山旅游优势,有效提升城区旅游的经济社会效益是必须仔细讨论的重大课题。 一、高点定位,科学制定城区旅游产业进展规划 国内外旅游城市都把旅游规划当作旅游业进展的首要大事。城区旅游定位应以特色支撑项目及民俗旅游为基础,承接全市旅游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加强与周边县市区的旅游资源整合,突出特色,高标准制定城区旅游产业进展规划。 立足休闲体验,构建泰城东部“休闲度假”区 进展定位是规划制定中的首要问题。泰山区围绕地方特色,提出了“打造省内外知名的休闲旅游板块”的基本定位。在游客把“一山一水一圣人”甚至是“山东游”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提升城区旅游业的整体效益,需要找到一个转型升级的支撑点。为此,应扩大“休闲旅游板块”的覆盖面,与市职能部门及周边县市区合作,共同构建泰城东部“旅游休闲度假区”。 旅游业正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观光、度假旅游相结合的趋势进展,休闲度假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市场需求,处于向“大众化”普及的进展阶段。把泰城东部定位为“休闲度假区”,可以适应这一进展趋势,有效整合泰城东部现有景点和民俗旅游资源,让游客真正“游”起来,使泰城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更好的破解“留不住人”的难题。 立足区域协作,参加区域旅游分工合作 以“市场开放、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的区域合作,是旅游业进展的大趋势。进展城区旅游业,必须制造条件,主动接受周边旅游景区在客源、推介、品牌、服务等方面带来的外部溢出效益。 1、城内协作,打造“泰城游” 城内协作方面,应与泰山景区、旅游开发区合作,共同推出泰山、封禅大典、方特、花样年华、啤酒文化城、瑞奥不夜城、欢乐驿站旅游线路,建设休闲参加类游乐项目,构建“夜游专区”和“旅游购物专区”,完善旅游产业链,打造适应“小长假”要求的 2-3 日“泰城游”。 2、市内协作,打造“全城游” 除积极完善与方特、花样年华等引领项目配套互补的瑞奥不夜城、欢乐驿站等旅游业大项目之外,应积极参加市内县市区的旅游业合作,尤其是与东平湖旅游、肥城桃花节及岱岳区东部民俗游的合作,打造“全城游”线路,以生态、低碳等“宜居城市”标准共同规划布局,分工实施建设。 3、市外协作,融入精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