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矿山的安全管理人员矿山人才一直就短缺,60 年代初某学院开学有 4 个采矿班,到毕业仅牵强凑 1 个班。矿山专业高校一直是“门前冷落马蹄稀”,为数不多的毕业生还纷纷改换门庭,另奔它就。 国企有健全的各种保障、福利,待遇含金量高,是人才就业的首选。有基建、通风、机电、运输等专业的科室齐全。专业人员由老中青的大学、中专毕业生并各种代培委培等人员担任,不会在设计上等出现一些低级错误,一般各科室区队由副职兼管本专业的安全管理,特种作业人员有不少是技工学校毕业的学生,还有严格的学徒制度……,所以安全态势一直很平稳。 而大多数中小型民企对人才高薪也难聘,原因是一些小业主唯利是图血汗政策,为利润为圈钱敢践踏人间法律,败坏了整体民企声誉。有一申请香港上市、对外称年处理钼矿石 100 万吨的民企矿业公司,雇佣 2 个无资质的包工队(就是找个包工头,召集些农民放下锄头就下井了),公司管理人员也和民工一样,无休息日,无加班费,扣社保钱而不办证……招聘来有真才实学的人见此恶状不久就跳槽,公司成立仅两年,仅地、测、采专业人员走马灯似的来来去去 30 多人。现地质组长的是中学文凭仅做过几年采样工,不懂什么三视图啊“走向”“倾向“的。来个自称学采矿的,设计的巷道打进采空区,出渣民工竟一脚陷了进去,撇了耙子簸萁连呼救命。 民企矿山的技术劣势可见一斑,上述的企业什么样恶性事故都会发生,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非煤矿山通常有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压气、供水、充填(有充填工艺时) 系统,安全工作错综复杂,牵涉面很广,任何个人略有不慎,任一作业环节稍有失误,工作部位略有偏差,都有可能发生事故。要求安全管理人员都要掌握这些专业常识,管理都要到位。仅“提升”一项就要逐项检查:要保证两个安全出口,在两个安全出口内均应有合乎安全规程的人行梯子。罐笼提升要从提升机、电机、电控、钢绳、断绳保险装置、过卷、过流……到安全门、摇台等,以确定是否达到了安全规程要求的标准。没有电工学、机械原理基础的人是难以做到安全检查的。 对房柱法开采的矿山,要根据矿岩条件检查矿房、矿柱尺寸是否保证作业安全,要讨论对空区进行充填、崩落、或封闭的方案,以免形成地压危害,对各类不同方法讨论不同工艺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等。 对尾矿库要了解直接导致尾矿库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尾矿堆积坝边坡过陡,浸润线逸出,裂缝,渗漏,滑坡,坝外坡裸露拉沟,排洪构筑排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