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资源优势及进展之策 进展民间剪纸、农民画艺术是陕西省宜君县中小企业在催生小企业、推动农民工业化创业道路上的重要进展内容之一。挖掘民间剪纸、农民画艺术的巨大潜力,有利于传承传统民间文化,推动全县非公有制经济飞跃进展。 一、宜君县传统民间艺术的资源优势 宜君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结合部,被誉为关中通往陕北的天桥。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森林覆盖率高达%,自然环境优美,地广人稀,风光大好,相传因适宜君王避暑而得名。全县总人口 10万,境内人文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流传的民间艺术颇具特色。汉唐文化遗存丰富,福地北魏石窟,花石岩石窟,仰韶文化遗址等较有名气,据出土文物、文字史实反映,宜君县应该是华夏文明文化发祥地的中心,距轩辕黄帝陵27 公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宜君县委、县政府在历史旅游产品开发方面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开发优惠政策。1988 年宜君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尤其以民间剪纸和农民画享誉海内外,曾先后多次进京展览,有500 余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许多国家级机构收藏,被多家权威新闻媒体报道。 宜君民间剪纸、农民画作为艺术品走向市场是在 1996 年。十多年间的风风雨雨,是宜君农民文化艺术品不断创新、创艺人艺术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的过程。深受艺术界人士喜爱的宜君农民画底稿来源于民间剪纸,并在民间剪纸的不断进展和创作过程中得以发扬光大。享誉海内外的宜君农民画获得的高度荣誉激发着有艺术创作爱好的民间创艺人的潜在创作能力不断增强,这也是宜君民间剪纸、农民画艺术品不断走向进展和壮大的巨大动力,宜君剪纸、农民画已成为推动地域特色产业进展的有效途径。 二、宜君民间艺术品的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尽管宜君县民间剪纸、农民画文化艺术进展的资源优势较强,但这些文化艺术品生产进展由于种种制约,至今还未能形成大规模化,目前主要是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一般以一家 3—4 人为限。产品以剪纸册页、镜框、窗花、墙画、装裱剪纸、印制工艺门帘、沙发套等为主,刺绣、面花、鞋垫、农民画等均以剪纸艺术品为来源进行再次创新。 全县现有民间艺术品创作个体户 10 余家,平均年收入在 10 万元左右,其中较为突出的有田亚利民间剪纸艺术工作室,年收入 18 万余元;陈忠学民间艺术公司,年收入 13 万余元;王改银剪纸作坊年收入 8万余元。近年来,为打破宜君县民间文化艺术品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