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生产安全事故中的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

浅谈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生产安全事故中的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_第1页
1/2
浅谈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生产安全事故中的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_第2页
2/2
浅谈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生产安全事故中的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长期以来,关于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的主体、内容和程序没有统一的、法律规范的法律规定,这些问题的不明确,直接影响事故信息的报送以及事故应急救援的展开,《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弥补了这一空白,但随之而来给基层办案人员也带来了一个茫点——该怎么样理解和适用生产安全事故中的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这也成为了基层办案中的一个探讨焦点。笔者查阅了我国有关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浅显的总结了一下,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理解和把握。 一、应该从定义上理解和区分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 在实践中,迟报、谎报、瞒报或者漏报事故的情况虽然只是极少数,但影响很恶劣。从字眼上说,迟、漏、谎、瞒很好理解,迟是比规定时间晚,漏是指由于客观原因遗忘,谎是指存在主观故意,瞒是隐藏实情,不让别人知道;针对这些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在明确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这一总体要求的同时,还从事故报告责任、事故报告的程序和时限、事故报告的内容以及建立值班制度受理事故报告和举报四个方面作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又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第 13 号局长令)中进一步明确了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的认定情形:即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属于迟报;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的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相关内容遗漏未报的,属于漏报;故意不如实上报事故的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属于谎报;故意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并经过相关部门查证属实的,属于瞒报。 第二个是应把握好事故报告的几个问题 要正确应用必须正确释义生产安全事故的有关规定。 (一)报告事故是政府和企业的法定义务和责任虽然有关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和事故的发生单位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法律地位不同,稳中有降自的义务和责任不同,便其报告事故的法定义务和责任是共同的。作为监管主体,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义务和责任主要是及时掌握、传递报送事故信息,组织为监管主体,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义务和责任主要是及时掌握、传递报送事故信息,组织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作为生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生产安全事故中的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