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快装锅炉后管板裂纹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在用锅炉有近千台,其中绝大部分系上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生产的快装锅炉。快装锅炉的高温端管板在运转中容易产生裂纹 1996~2025 年林区共发生后管板开裂事故 90 余起。随着林区锅炉的老龄化,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锅炉后管板产生裂纹。本文对后管板裂纹产生的原因、性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1.后烟室中管板与烟管的工作环境后烟室管板上管孔处的温度最高,高温烟气经后烟从后管板进入烟管。一方面管板承受高温辐射,另一方面,烟气以一定流速进入烟管后,烟管入口存在“进口效应”。在入口处由于气体受到特别大扰动,几乎不存在热边界层,其局部换热很强,热负荷最大,同时烟管和管板之间有较大的热阻,导致管板上烟管入口处温度非常高。所以,锅炉后烟室中管板与烟管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十分恶劣的。如因设计、改造、使用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管板开裂事故。2.后管板裂纹产生的原因(1)后管板温度差大。后管板入口烟温高,热负荷最大,而炉水温度低,在管板内外侧形成特别大的温差,使管板内外侧、管与板结合面的各个方向产生特别大的不均匀热应力,这样就加速了管板的疲劳损伤。由于锅炉运转时后管板烟管入口处存在“进口效应”,使管孔处管板及角焊缝的实际热负荷远比整个管板其他部位的热负荷要大的多,这样就引起管板上不同部位受热、受力的不均匀性,诱发了管孔周围以及管板之间的裂纹缺陷的产生。(2)由于锅内后管板靠近管板区域水循环不良,而此处烟温高,热负荷大,导致管板内部局部炉水产生汽化,形成过冷沸腾,使管板局部过热而失效。(3)补水方式不正确。目前蒸汽炉改热水炉后,常用的补水办法是,将进水管(即回水管)的锅内分水管直接向后管板冲击方式和将进水管改为从两侧集箱后部进水方式。前一种在炉内形成自然循环,后一种属炉内强制循环。在这两种补水方式中靠近后管板部位水流速都极低,后管板的水工况差,造成了后管板部位的锅水都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两种方式在锅炉满负荷运转时,都需要补充相当数量的冷水冲向后管板由于冷热温差过大,热应力增加很容易引起后管板内外温区的烟管焊缝及孔桥裂纹的生成和扩展。(4)管板上的管孔与管子之间存在间隙,易使管板产生疲劳裂纹。烟管与管板的连接,无论采纳焊接或是用胀接,管壁与管孔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隙。间隙中的水不可能有良好的水循环,因此产生的蒸汽热起初会停留在间隙内,当继续加热压力升高,蒸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