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广东省阳东县第二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案 必修2

广东省阳东县第二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案 必修2_第1页
1/10
广东省阳东县第二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案 必修2_第2页
2/10
广东省阳东县第二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案 必修2_第3页
3/10
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2.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资料卡片】1.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俄国还处在同德、奥匈等国交战的状态。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必须迅速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各交战国立即停止战争,缔结公正的和约,但英、法、美等协约国断然拒绝和谈。于是,1917 年 12 月 3 日,苏维埃政权单独同德国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基进行和谈。德国代表在会上提出了从俄国割出 15 万平方千米土地作为媾和的苛刻条件,列宁说服党内持反对该条件的人接受了这些苛刻条件。1918 年 3 月 3 日,苏俄同德国等国在布列斯特签订了和约。和约的签订,使苏维埃政权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赢得了和平喘息时间,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为以后夺取国内战争的胜利和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创造了条件。2.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0 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由于经历了 4 年世界大战和 3 年国内战争,整个国家已是满目疮痍,工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人民连面包、衣服、肥皂等生活必需品都得不到满足。1920—1921 年,苏俄遭遇大旱灾,导致粮食匮乏,许多人死于饥饿。粮食、原料和能源的缺乏,使得大批工厂无法开工,大量工人到乡下谋生,工人阶级队伍涣散。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俄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手段,认为可以在战争结束后继续利用这一非常政策,把陷入经济灾难中的国家拯救出来,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因此,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农村实行的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得到了强化。这引起了在战争期间默默承受重负的农民的强烈不满。在城市里,许多工人因生活条件恶化也心怀不满,纷纷罢工。农民和工人的不满情绪也牵动着军队士兵。1921 年 2 月 28 日,波罗的海舰队主要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叛乱,参加者多为刚刚穿上军装的农民,他们甚至提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政治口号。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表明国内不满情绪已经非常严重,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基础知识梳理】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政权建立: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广东省阳东县第二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案 必修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