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标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资料卡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的。【基础知识梳理】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新中国成立的条件(1)军事基础: 的胜利发展, 以被推翻。(2)思想基础: 的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理论准备。(3)群众基础:全国人民热烈拥护共产党。2. 新中国成立的准备工作:A.七届二中全会:(1)时间: 地点: (2)内容:① 工作重心的转移:由 转移到 ,② 工作中心:以 为一切工作的中心。③ 基本政策:确定了全国胜利后党在 方面的基本政策。④ 总任务:从 转变为 ,从 社会转变为 社会。(3)意义: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为新中国成立做了政治、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B.《论人民民主专政》 :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阐明了国家的性质,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愿望。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时间: 地点: (2)内容:(中心议题: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① 讨论了 等问题,一致决定采用“ ”的国名。② 通过了《 》等重要文件,规定了新中国的 ,起到了 作用。 ③ 选举产生了 。(3)意义: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完成了新中国的筹建工作。3. 新中国成立的标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