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二地理《地图》学案 2目标定位:(1)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以及五种主要地形。(2)等高线基本特征。(3)等高线地形图的几种计算。知识要点:一、地图上的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如右图所示,后完成下表内容)1.等高线: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2.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在右下图中,甲、乙两点的海拔(绝对高度)分别为 、 米;二者的相对高度(垂直距离)为 米。二、等高线基本特征:(一)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2.同图等距(等高距),右上图的等高距是 米。3.闭合曲线4.一般不相交,重叠处为陡崖(如右上图,D 处重叠是 )5.疏缓密陡,等高线疏密反映 。右上图中 E 处等高线 ,F 处等高线 。注意: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6.凸低为高、凸高为低在等值线图上,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则中间的数值和两边相比为低值即为“槽线”;等值线向低值凸出,则中间的数值和两边相比为高值即为“脊线”。这种方法对所有等值线都适用。如右图为等高线图:a>b>c,则 A 处为山脊,B 处附近为山谷。7.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 的分水线,山谷线是 的集水线。8.如何确定右图中闭合等高线中心 A、B 的海拔高度?提示: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右图中 A 海拔 100 米,B 海拔高于 米。(二)等高线的疏密与透视问题: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 (填可或不可)通视;等 高 线 先 疏 后 密 , 为 “ 凸 形 坡 ” , “ 凸 形 坡 ” ( 填 可 或 不 可 ) 通 视 。【学以致用】A 能看到 B 处吗?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计算: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差。2.估算陡崖的高度:部位ABCDEFG地貌山顶山脊陡坡 (其中 n 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 为等高距,H 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数值最大的,H 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数值最小的)同步练习: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1~2 题。1.图中 M 处地形的海拔最高点与甲城镇的相对高度以及 M 处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为( )A.508 米 跳水运动 B.264 米 飞行运动C.198 米 滑雪运动 D.369 米 攀岩运动2.若在 A 处建火情瞭望台,不能观测到的地点是( )A.图中两城镇 B.隧道口 F 处C.陡崖的崖顶 D.山坡D处读地形图,回答 3-5 题 3、图中陡崖顶部的可能海拔范围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