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峰峰春晖中学 2014 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三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2、土地制度的演变:(1)井田制—(奴隶土地国有制)---商周时代(2)土地私有制—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内容: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即小农经济)进程:①春秋时期出现贵族个体占有土地的现象,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私田大量开垦。②公元前 594 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加速了土地国有向私有的转变。③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地主土地所有制。④ 土地私有制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3)均田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北魏到唐前期含义: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而不触及地主利益,农民对国家承担租赋徭役,而地主无此负担。3、赋税: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4、小农经济(1)形成条件:①铁力牛耕技术出现和普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形成时间:春秋战国时期(3)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④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有利因素:①铁器牛耕的出现和普及;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③农民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④农民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⑤政府的重农政策。(5)不利因素:①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小农经济脆弱;②封建剥削严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6)影响:积极影响:①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②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③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其长期存在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主要原因。消极影响:①规模小,分工简单,很难扩大再生产;②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社会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5、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① 经济形态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稳定性)②耕作方式上:铁犁牛耕为主,实行精耕细作(落后性)③土地制度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 ④经营方式上:小农个体经营为主(分散性、封闭性);⑤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二、手工业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大主要经营形态的比较官营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