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中学 2014 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概述:中国现代史的分期:1949—195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6—1966: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66—1976: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时期1978—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新中国的成立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9,北平)① 时间,地点:1949、9 ② 中心议题:讨论成立新中国③ 内容: a、决定:国名、国旗、国徽、首都、国歌、公元纪年b、通过:《共同纲领》(施政纲领,临时宪法)c、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④ 地位:暂行人大职权2、成立:开国大典(1949、10、1)①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② 开国大典3、意义:① 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② 建成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③ 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④ 国际:是继俄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二、新中国三大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根本的政治制度)① 条件: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② 创立标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954)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 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d、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e、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④ 意义: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 初步建立:1949 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② 继续存在:1954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但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③ 新的阶段:1956 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 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5 个省级自治区:到 1958 年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196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