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 BT 项目运作和回购的成功案例提纲:1、BT 模式的概念及其强大的生命力2、BT 项目回购的风险及防范举措3、BT 项目回购的条件4、回购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克服办法5、回购后的展望前言:自 2012 年年底象湖及抚河截污工程 BT 项目开工以来,项目部领导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克服诸多施工难题,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狠抓工程进度,全体参建员工顶风雨、冒严寒、战酷暑,不分昼夜抢赶工期,历经 13 个月的努力,克服了征地拆迁、图纸变更、阴雨连绵等诸多困难,按时实现了“全线贯通”的节点目标,顺利进入项目回款和工程收尾阶段。第一部分 BT 模式的概念BT 模式(Build-Transfer)即“投资建设一移交”的简称,指政府或授权单位作为项目发起人经过法定程序选择拟建的基础设施或公用事业项目的主办人,实施专属于政府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由政府按协议赎回其项目及有关权利,并由政府向主办人支付回购价款的一种融资建设方式。BT 方式的实施实现了政府和企业双赢的局面。从政府角度来看,BT 方式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转变政府职能。从企业角度来看,BT 方式为企业开辟了崭新的投资渠道,并能获得稳定回报,推动产融结合。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关配套的发展已成为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基础设施投资的银根压缩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筹集建设资金成了制约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在政府资金短缺的情况下,BT 模式被引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BT 模式的引入不但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也因其机制新、管理灵活、权责明确等优点,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BT 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较好的解决了因为建设单位资金紧张而不能实施工程的难题,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蓬勃发展。第二部分 BT 项目回购风险BT 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融资建设模式,集融资、投资、项目建设与政府特许、政府采购等行为于一体,较好地体现了资本、技术、管理、市场以及政府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的要求得到了进一步满足。然而,BT 作为一种新型投资建设形式,由于发展时间短,在操作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有成熟的运作模式可资借鉴,因而容易引发各种风险,施工企业在实施 BT 项目时必须充分认识和有效防范风险。BT 项目主要的财务风险有回购风险、融资管理风险和成本控制风险等,其中回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