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导学案一、自主探究: 1. 读一读:明确学习目标,通读教材第 102---106 页。【教学目标分析】•知识: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理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讨论分析追求个性发展和社会统一之间的关系。•能力: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回报社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砥砺自我,铸就人生辉煌。【学习重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2. 填一填: (1)在劳动和奉献中 自己的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 自己的价值,劳动是人的 ,是创造 、促进 重要手段。 ( 2 ) 实 现 人 生 价 值 的 必 由 之 路 , 拥 有 幸 福 人 生 的 根 本 途 径 是 。(3)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 。 人的价值,只能在 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 、 ,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4)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有:需要 ;需要 ;需要 。3. 想一想:(在课本上标注出)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二、合作探究:镜头一 袁隆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著名杂交水稻专家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2007 年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年近八十岁的袁隆平依然要经常穿上水田靴,骑上摩托车到水稻田里看一看,这位总是两腿沾满了泥点子的科学家,就像一位普通的农民一样,忙碌在田间地头。他的工作主要是在试验田,打雷、下大雨都要到田里面去看的,大风大雨就要去,看它倒伏不倒伏,看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镜头二 课本 102 页中间部分镜头三 如果离开了劳动、创造、奉献,作为单纯个体的人的价值和意义,真是十分可怜。如果仅就一个人的肉体而言,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计算:脂肪可制造肥皂7 块;石灰最多粉刷一间小屋;碳可制造 20 磅焦炭;石磷可制 2200 根火柴;铁可制一枚英寸的铁钉;还有一匙的硫磺和一两重的金属。这种种物质的价值加起来,也就几十元而已,然而,当我们把个体的人放到社会中去看,放到他的劳动、创造、奉献的过程看,人则可以以自己的智慧,创造出远远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思考:(1)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并说出理由。(2)你能否说出你听到或看到的其他的实现人生价值的先进人物事迹? 三、当堂巩固:选择题1、马克思说:“我们的生产同样是反映我们本质的镜子。”这句话直接表明( )A.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B.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C.人的本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