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气管导管拔除的专家共识

气管导管拔除的专家共识_第1页
1/7
气管导管拔除的专家共识_第2页
2/7
气管导管拔除的专家共识_第3页
3/7
气管导管拔除的专家共识马武华,仓静,邓小明,左明章(共同负责人),田鸣(共同负责人),张加强(执笔人),易杰,姜虹,倪新莉,薛富善,魏新川气管拔管主要包括四个阶段:①初步计划;②拔管准备;③实施拔管;④拔管后处理(图 1)。图 1 气管导管拔除的四个阶段♦♦♦一、初步计划初步气管拔管计划应该在麻醉诱导前制定,并于拔管前时刻保持关注。该计划包括对气道及其危险因素的评估。大体上气管拔管可以粗略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两大类。■1、气管拔管危险因素的评估■(1)气道危险因素A、困难气道:包括诱导期间已预料的和未预料的困难气道,如病态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B、围手术期气道恶化:例如,解剖结构的改变、出血、血肿、手术或创伤导致的水肿以及其他非手术因素导致的气道恶化。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头颈部手术、及其他原因导致肺水肿或呼吸道痉挛等。C、气道操作受限制:术后因为各种固定装置导致气道操作困难或无法进行,如与外科共用气道、下颌骨金属丝固定、植入物固定、头部或颈部活动受限等。(2)肌松残余:术中使用肌肉松弛药物的患者,术后肌松残余发生率为 2%~64%。(3)手术的特殊要求:部分手术要求患者平稳苏醒,避免呛咳和躁动。(4)人为因素:工具准备不充分、缺乏经验以及与患者沟通障碍等。(5)手术并发症:腔镜手术造成高碳酸血症或全身广泛性皮下气肿或肺二氧化碳栓塞。(6)一般危险因素:患者的整体情况也需要引起关注,它们可能导致延迟拔管。包括:呼吸功能受损、循环系统不稳定、神经功能受损、低温或高温、凝血功能障碍、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等。■2、拔管的分类:■根据拔管危险因素的评估结果,可将拔管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拔管。(1)“低风险”拔管:指常规拔管操作,患者的气道在诱导期间无特殊,手术过程中无气道相关风险增加,再次气管插管较容易,患者常规禁食且不存在一般危险因素。(2)“高风险“拔管:指患者存在术前为困难气道、术中气道管理风险增加、术后再插管受限、饱胃、合并一项或多项拔管危险因素,拔管后可能需要再次插管且再次插管困难的情况。二、拔管准备拔管准备是检查并优化拔管条件、选择气道和全身情况的最佳时机,以降低拔管风险,减少并发症。■1、评价并优化气道情况■手术结束拔管前需要重新评估并优化气道情况,并制定拔管失败情况下的补救措施以及重新插管计划。(1)上呼吸道:拔管后存在呼吸道梗阻的风险,故应做好相应准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气管导管拔除的专家共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