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也需“应急预案”在平常的生产工作中,我们谈得最多的是安全上的“应急预案”,却很少听到生产上的“应急预案”,是不是生产上的“应急预案”不重要,答案是——非也。大家都知道,安全上的“应急预案”是指:一旦出现大的安全事故,应当立即启动事先制定好的“应急预案”,按预案所制定的程序展开一系列救援活动,力争使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而所谓的“生产应急预案”,作者认为,就是在生产工作中各种因素可能造成发生的各种故障,导致生产一度出现停滞状态,为了让生产能用最少的时间得以恢复而启动的预案。其实安全应急预案与生产应急预案有异同工之妙,区别仅在于生产与安全二字,安全应急预案是为了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的救援程序办法,生产应急预案是排除故障,用最少的时间恢复生产的一套程序和措施,两者都是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只不过前者是以减少损失来实现,后者是以恢复生产来实现,途径不同而已,只是大部分企业、单位重视安全应急预案而没有忽视生产应急预案,也没有制定具体的生产应急预案罢了。试想一下,假如没有生产应急预案,那将会是怎样一种情景?或是人为因素,或是不可抗力因素,或是设备原因造成设备故障,导致整个生产环节处于停产状态。此时,我们想到最多的就是查明原因排除故障,恢复生产。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故障突然发生的,在处理故障就会发生各相关部门互相推诿现象,要经过一番协调之后,才能组织相应人员进行检查和维修,而时间却在这相互推诿中白白耗掉,这样做是事倍功半,无助于生产进展。假如有了相应的应急预案,那么问题解决起来快得多,一旦出现了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使得生产无法进行时,就可以立即启动事先制定好的生产应急预案,调动事先指定的人员和装备,按制定的组织程序有条不紊地开展抢修行动,那么效率就高得多,也就是在最短时间内排除故障,保证整个生产流程的正常进行。所以,各生产单位必须重视生产应急预案,要积极组织专业部门、技术人员深化生产现场、深化生产一线,透彻讨论各种突发因素,并结合实际,实行一些经实践证明比较有效的措施和方案,然后形成一部部相对完善的生产应急预案,以应对生产上突发的各种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