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毒物的控制措施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当中可在原料、辅助材料、夹杂物、半成品、成品、废气、废液及废渣中存在,可以固体、液体、气体、蒸汽、烟雾等多种形式存在于生产环境中。了解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态,有助于讨论毒物进人机体的途径,找出发病原因,且便于实行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及选择车间空气中有害物采样方法。以下是常用的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1.采纳密闭、通风排毒系统 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 (1)密闭罩: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将毒源密闭起来,然后通过通风管将含毒空气吸出,送往净化装置,净化后排放大气。密闭罩主要设计参数是排气量。排气量可按开放口必需的控制风速(m/s)进行计算,也可按密闭罩内必需的换气次数(m3/h)来确定。 (2)开口罩:在生产工艺操作不可能实行密闭罩排气时,可按生产设备和操作的特点,设计开口式的爪排气,开口罩按结构形式,分为上口吸罩、侧吸罩和下吸罩。 开口罩的排气量是由毒物的种类、毒源扩散状态和开口罩吸人速度场的特性所决定的。比如毒物是粉尘、还是气体,是常温的还是高温的,呈喷发的还是自然蒸发的,都同吸气罩的形式和吸风量大小有关。 (3)通风橱:通风橱是密闭与侧吸罩相结合的一种特别排气罩。可以将产生有害物的操作和设备完全放在通风橱内,便于操作。通风橱上可设可开启的操作小门,橱内应形成负压状态,以防止有害物逸出。按排气方式,通风橱分为上部排气式、下部排气式和供气式。 (4)洗涤法:是一种常见的净化方法。洗涤法在工业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冶金行业的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净化;化工行业的工业气体净化;机电行业的苯及其衍生物等有机蒸气净化;电力行业的烟气脱硫净化等。常用的洗涤液有水、碱性溶液、酸性溶液、氧化剂溶液和有机溶剂。 (5)袋滤法:是粉尘通过滤介质受阻,而将固体颗粒物分离出来的方法。在袋滤器内,粉尘将沉降、凝聚、过滤和清灰等物理过程,实现无害化排放。 (6)燃烧法:燃烧法分为直接燃烧法和催化燃烧法,是使有害气体中的可燃成分与氧结合进行燃烧,使其转化为 CO:和 HZO,净化为无害物排放的方法。 燃烧法适用于有害气体中含有可燃成分的条件,其中直接燃烧法较多用。以一般方法难以处理的有毒物,且其危害性极大时,必须实行燃烧处理,如沥青烟、炼油厂尾气等;催化燃烧法多用于机电、轻工行业产生的小气量苯、醇、酯、醚、醛、酮、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