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生命一个期限 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是一个很不错的栏目,使观众了解了许多稀有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让人大开眼界。而昨晚介绍海獭的内容,令我还有另一番感触。海獭是哺乳动物,生活在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和堪察加半岛沿海,善于游泳和潜水,它体长 1 公尺左右,尾长约 30 公分,只是在休息和繁殖的时候才上陆,它前肢短小,专门取食和梳刷绒毛,后肢较长,宽大而扁,成鳍状,趾间有蹼,能像桨那样划水。长长的尾巴像舵那样在前进时掌握方向。 海獭是一种非常有智慧的动物,它非常喜欢吃硬壳动物,如海胆、贻贝、蛤子等。而这些小动物都有很坚硬的外壳,海獭的牙齿根本无法咬碎它们。那么海獭是怎样破壳吃肉的呢?聪明的海獭想到了更坚硬的石块。它们在海底抓到海胆以后,先把它们挟藏在两个前肢下面的皮囊中,游到水面后仰躺,把随身携带的约有拳头大的方形石块放在胸脯上作砧板,然后用前肢抓住海胆使劲往石头上撞击,直到壳裂肉露为止。据科学统计,一头海獭在一个半小时之内可以从海底捕获 54 只贻贝,在石头上撞击 2237 次。海獭的睡觉也十分有趣,首先它们寻找海藻丛生的地方,先是连连打滚,将海藻缠绕在身上,或者用肢抓住海藻,然后枕浪而睡,这样可避免在沉睡中被大浪冲走或沈入海底的危险。海獭的这种睡觉模式可以有效地抵御来之岸上的敌害威胁。睡觉时,如果受到敌害的来犯或者受到惊忧,它们便会立即潜水逃跑。海獭平时还很爱臭美。它的一生除了觅食和休息以外,总是用相当多的时间来梳理、舔擦自己,皮毛、头尾和四肢都不放过,连胸腹部这个“餐桌”也都洗得一乾二净,它的这种“梳妆”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海獭全靠身上的皮毛起保护作用,如果皮毛乱蓬蓬的,或者沾上了污秽,海水就会直接浸透皮肤,把身体的热量散失掉,因而会被冻死。这就是海獭,吃、睡、打扮都是充满智慧的,都是为了在繁杂的环境中能生存下来。而更令人惊叹的,是海獭对成功捕食时间的准确把握。海獭每次的潜水时间仅仅只有 4 分钟,也就是说,在这 4 分钟里,它必须潜到 50 米以下的海水里去捕猎,如果超过了 4 分钟,它就会溺死在水里。所以,时间对于海獭来说就是生命,每一次捕猎,都是以倒计时来计算的,并且必须用上整个生命。它们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捕获到食物,不然,要么会被淹死,要么就会被饿死。 海獭的食物大部分在海底,由于海獭非常清楚自己捕猎的时间有限,所以每次潜入水中之后,它便目标明确地去寻找自己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