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 1. 电容器关于电容器,有两个重要公式: ① 和 ②,这两个公式的区别是:1. 意义不同:前者是定义式,后者是决定式。2. 数学关系不同:在①式中,不能说,电容 C 与带电量 Q 成正比,与两板间的电压成反比,而是量度的方法。在②式中,电容 C 与两板正对面积 S 成正比,与两板间的距离 d 成反比。3. 使用条件不同:①式适用于一切电容器,②式只适用于平行板电容器。本文重点谈谈②式导出过程与应用过程在逻辑顺序上的不同。如教科书所说,用实验导出②式的过程分为 3 步:第 1 步:保持极板上的电量 Q 不变,两极板的距离 d 也不变,改变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S,通过静电计指针的变化得知两极板间电势差 U 的变化,根据①式,由电势差 U 的变化判断电容 C 的变化。得到:当 S 增大 1 倍时,U 减小倍,C 增大 1 倍,从而得出电容 C 与两板正对面积 S 成正比这个关系。第 2 步:保持极板上的电量 Q 不变,改变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S 也不变,改变两极板的距离 d,通过静电计指针的变化得知两极板间电势差 U 的变化,根据①式,由电势差 U 的变化判断电容 C 的变化。得到:当 d 增大 1 倍时,U 增大 1 倍, C 减小倍,从而得出电容 C 与两板间距离 d 成反比这个关系。第 3 步:保持 Q、S、d 都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电解质,例如有机玻璃板,通过静电计指针的变化得知两极板间电势差 U 的变化,根据①式,由电势差 U 的变化判断电容 C 的变化得出两极板间插入电解质后对电容器 C 的影响。通过大量的实验结合理论的分析,才得出②式。在我们用②式做题时,其思维程序则与导出时不同。举例如下:例 1.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一电池相连,在电容器的两板间有一带正电的质点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 DA.电容变大,质点向上运动B.电容变大,质点向下运动C.电容变小,质点保持静止D.电容变小,质点向下运动解析:根据电容器的电容公式,当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 d 增大时,电容 C 变小。根据,电池电压 U 不变,则电场 E 变小,根据电场力公式,电场力 F 变小,原来质点受电场力与重力平衡,现质点受电场力小于重力,合力向下,所以质点线下运动选 D。例 2.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平板平行放置,构成一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接通开关 K,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A 保持 K 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