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本讲内容一个核心:即围绕农业地域的形成这个核心;二个重点:农业区位因素和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区域农业地域类型是农业区位因素的具体表现。不同区域农业区位条件的差异,导致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差异性。一个模型:注意构建区域农业区位分析模型,并以我国和世界典型区域为背景,熟练分析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和特点。核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1.农业区位因素(1)区位含义①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②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2)两大因素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等。②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和劳动力等。(3)区分三个因素的表述方式① 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条件),即要求完整、全面地列出某地发展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② 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该因素对该种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会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如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③ 限制性区位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唯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那么这个条件就是限制性因素。如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2.农业区位选择(1)实质:对土地的合理利用。(2)基本思路① 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一般根据地区气候和地形特征,结合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例如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适于发展种植业;湖泊、水库和沿海海域适于发展渔业;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种植玉米;气候凉1爽的中温带地区种植甜菜等。② 小地域范围的农业区位选择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方法技巧1.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1)总体评价法:该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该类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一是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条理清晰;二是利弊均等,客观公正。(2)关键因素法: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三类。(3)发展分析法: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4)比较分析法:找出两者或两地区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农业区位条件描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