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导体的电阻1.有关电阻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当温度极低时超导材料的电阻率会突然减小到零B.常用的导线是由电阻率较小的铝、铜材料做成的C.材料的电阻率取决于导体的电阻、横截面积和长度D.材料的电阻率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2.关于电阻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绝缘体的电阻率最大B.纯金属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超导体的电阻率为零,所以在任何温度下对电流都没有阻碍作用D.电阻率的大小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与材料本身无关3.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截成长度相等的三段,再将它们并联起来,测得阻值为 3Ω,则此电阻丝原来的阻值为( )A.9ΩB.8ΩC.27Ω D.3Ω4.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丝,横截面的直径是 d,电阻是 R,把它拉制成直径为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为( )A.10000 R B.R/10000C.100 R D.R/1005.把一条电阻为 64Ω,的均匀电阻丝截成等长的 n 段后,再并联起来,电阻变为 1Ω,则n 等于( ) A.32 B.24 C.12 D.86.一只“220 V 100 W”的灯泡工作时电阻为 484Ω,拿一只同样的灯泡来测量它不工作时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于 484ΩB.大于 484ΩC.等于 484Ω D.无法确定7.如图所示,A、B、C、D 是滑线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现把此变阻器串联接人电路中,并要求滑片 P 向接线柱 C 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则接人电路的接线柱可以是( ) A.A 和 BB.A 和 C C.B 和 C D.A 和 D8.现有半球形导体材料,接成如图所示两种形式,则两种接法的电阻之比( ) A.1∶4 B.1∶1 C.1∶2 D.4∶19.相距 11km 的 A、B 两地用两根导线输电,由于受暴风雨影响,在两地之间某处一颗树倒在两根电线上造成故障,为查明事故地点,先在 A 端加 12V 电压,在 B 处测得电压 10V,在 B 地加 12V 电压后,在 A 地测得电压4V,求故障处距 A 多远?10.A、B 两地间铺有通讯电缆,长为 L,它是由两条并在一起彼此绝缘的均匀导线组成的,通常称为双线电缆。在一次事故中经检查断定是电缆上某处的绝缘保护层损坏,导致两导线之间漏电,相当于该处电缆的两导线之间接了一个电阻 .检查人员经过下面的测量可以确定损坏处的位置:(1)令 B 端的双线断开,在 A 处测出双线两端间的电阻 RA;(2)令 A 端的双线断开,在 B 处测出双线两端的电阻 RB;(3)在 A 端的双线间加一已知电压 UA,在 B 端用内阻很大的电压表测出两线间的电压 UB。试由以上测量结果确定损坏处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