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万有引力定律学案 2(粤教版必修 2)【学习目标】【知识和技能】 (1)了解人类对天体运动探索的发展历程.(2)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3)知道万有引力定律(4)知道引力常数的大小和意义【过程和方法】(1)查阅资料,了解“地心说”与“日心说”模型提出的历史背景(2)了解“地心说”与“日心说”模型建立的依据,认识物理模型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3)通过对“地心说”与“日心说”争论的评述,提高交流、合作能力.(4)以科学探究的方式,了解牛顿是怎样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由人类对天体运动的探索过程,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认识到科学的想像力建立在对事物长期深入的思考基础之上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除科学的想像力外,更离不开对物体间作用力的长期深入的思考。 (3)树立把物理事实作为证据的观念,形成根据证据、逻辑和既有知识进行科学解释的思维方法【学习重点】是以牛顿对“苹果落地的思考”为主线展开讨论,展现了科学发现的过程,让学生领悟到科学发现的艰辛,同时体验到科学发现的乐趣。【知识要点】一.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 1. 宇宙间任意两个有质量的物体都存在相互吸引力,其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式中质量的单位用千克,距离的单位用米,力的单位用牛顿;G= N·m2/kg2 ,叫万有力恒量,它在数值上等于两质量各为 1Kg 的物体相距 1 米时的万有引力的大小。3.适用条件是:两个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看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应是两球心间距.二.引力恒量的测定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却没有给出引力恒量的数值。由于一般物体间的引力非常小,用实验测定极其困难。直到一百多年之后,才由英国的卡文迪许用精巧的扭秤测出。通常情况下取 G=6.67×10—11 N·m2/kg2【问题探究】问题 1 请根据圆周运动的规律、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推导万有引力定律。探究思路:先做合理的简化:行星运动的椭圆轨道简化成圆形轨道,并把天体看成质点。注意运用类比和牛顿第三定律。设行星的质量为 m,与太阳的距离为 r,运行的速度为 v,周期为 T,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F提供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用心 爱心 专心 又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则引力 F 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成反比。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行星吸引太阳的引力与太阳吸引行星的力大小相等,那么这个引力也应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