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 2 5.4 重力势能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重力热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的定义进行计算。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4、了解弹性势能。(二)过程与方法1、根据功和能的关系,推导出重力势能的表达式;2、学会从功和能的关系上解释和分析物理形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教学难点重力势能的系统性和相对性三、主要讨论的问题: 1:重力做功: 。重力做功与 2:重力势能是 3:理解:A:势能是 量,但有正负之分,其正负只说明相对零势能点高或低。 B:重力势能与零势面的选取 关,但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零势能点的选取 关。 C:重力势能是地球与物体共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 D:重力做功不引起物体机械能的变化, E: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即:WG=EP1—EP2, F:重力势能是相对的,势能是系统所共有的4 例题:例题 1.关于重力做功和物体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B.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C.地球上任何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都有一个确定值D.重力做功的多少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例题 2.以 40 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经过t秒后,物体的重力势能是动能的 3 倍,g=10 m/s2,则t的大小为( )A.2 秒B.3 秒C.4 秒D.5 秒四、实例探究:1 关于重力势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某个物体处于某个位置,重力势能的大小是唯一确定的B. 重力势能为0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重力势能一定不变D. 只要重力做功,重力势能一定变化2 物体 1 的重力势能 Ep1=3J,物体 2 的重力势能 Ep2=-3J,则( )A. Ep1= Ep2 B. Ep1>Ep2 C. Ep1<Ep2 D. 无法判断3 将同一物体分两次举高,每次举高的高度相同,则( )A. 不论选取什么参考平面,两种情况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相同B. 不论选取什么参考平面,两种情况中,物体最后的重力势能相等C. 不同的参考平面,两种情况中。重力做功不等D. 不同的参考平面,两种情况中。重力最后的重力势能肯定不等4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