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锅炉膜式受热面焊接缺陷的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 膜式水冷壁安装焊口打底焊道未焊透缺陷1.1 产生的主要原因 电站锅炉膜式水冷壁一般是用鳍片管组焊而成的管屏,在安装中一般先在现场进行地面组合,再吊装就位。组合采纳手工钨极氩弧焊封底加手工焊盖面的工艺进行时,焊缝经 X 射线探伤检查 1 次合格率比较高,但有相当一部分未焊透缺陷。经过讨论分析,产生未焊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焊工技能、焊接参数等能够满足焊接质量要求时,产生此缺陷的主要原因有下述几方面: (1)组对间隙过小障碍:膜式水冷壁管屏施工场地进行管子对接安装,由于组对间隙过小处障碍操作极容易在此处产生未焊透、未熔合。 (2)管子周围壁厚不等:组对每片水冷壁时,先将距焊口约 50 mm处的鳍片用气割切去。在割去鳍片处沿管周弧长约 12 mm 的范围以内.管壁比其它处厚 1.5~2 mm,再加上此处焊接时受两侧管的障碍,假如在焊接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不实行相应措施,极易在此处出现未焊透缺陷。 (3)组对间隙不一致:锅炉制造厂提供的膜式水冷壁半成品件是由多根管子组焊成一片。在施工场地进行片与片组装时组对间隙相同非常困难。另外,多个焊口不可能同时焊接,当焊完一部分焊口,其余尚未焊的焊口间隙就会缩小,甚至为零,这些焊口在施焊中很容易出现未焊透缺陷。 (4)强力组对出现的错口:由于半成品水冷壁在制造、长途运输和存放过程当中会产生一定的变形.在现场地面水平预制时,多个焊口就有可能不在一条水平线上,也就是说产生焊口组对不平齐的现象。此时若实行强力组对,被强行组对的管子在 TIG 打底焊热源的作用下,有可能复原产生错口。假如此时正好由于上述(2)的原因使对口间隙趋于零时,就会导致单侧或双侧未焊透现象。1.2 未焊透的预防措施 (1)每片半成品水冷壁组对前,应当仔细校验焊口平齐情况,对于较轻微的变形可采纳火焰矫正或机械方法矫形后再组对。有的变形太大,整体矫形困难大的可先将制造厂所焊鳍片间的连结焊缝割开.其割缝长度根据变形程度及应力大小而定,一般不超过 1500mm,然后再单根管矫形。待整片水冷壁组焊完后,再将割开的鳍片焊缝采纳分段退焊法重新焊好。 (2)严格控制多个焊口组对的最小间隙和最大间隙,使其中最小组对间隙能满足焊接质量要求;最大组对间隙不超过 5 mm。施焊时,实行先焊间隙较小的焊口,后焊间隙大的焊口。这样既能避开产生未焊透,还有助于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同时可减少焊口浪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