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火灾的防治矿山火灾根据其发生的诱导原因可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前者是指由于外界热源引起燃烧而酿成的,后者是指某些可燃物(如高硫矿石)在一定条件下不需外界热源而由自热转为自燃的,根据发生的地点,则可分为地面火灾和井下火灾,火灾的类型不同,预防和扑灭的方法也不一样。一、矿山地面防火地面火灾大部分是由于外来火源引起的,地面火灾会造成地面工业设施及其它财产的损失。如不能及时扑灭,有时地面火灾的火焰还可能蔓延到井下,或者它产生的烟气随同风流进入井下,造成井下火灾或威胁井下安全。预防矿山地面火灾的基本措施是严格遵守有关工矿企业地面防火的规程要求,积极取得当地消防部门的指导,在生产过程当中加强防火检查、消除一切隐患,并随时作好防火技术措施的准备工作。在设计和建筑厂房时,必须严格遵守消防条例的有关规定,有火灾危险的建筑物,其建筑质量要达到要求的耐火等级,在进行地面工业广场布置方案设计时,应当考虑地形和常年风向,将火灾危险性大的厂房建于其它厂房的下风侧,并且相邻建筑物外墙之间应当保持规定的防火距离,各建筑物之间还应设有通道,其宽度应能保证消防车畅通无阻。二、矿井外因火灾的预防1、矿井外因火灾发生的原因矿内可燃物一旦与井下引火热源相遇就可能燃烧甚至引发火灾,井内可能出现的引火热源有明火、摩擦着火和电火三类。明火引发火灾的情况包括:使用火焰灯不小心引发火灾吸烟不小心或保存火柴不当引发火灾爆破作业或瓦斯和矿尘爆炸引发火灾;焊接作业引发火灾。摩擦着火是指井下机械由于各种运动机构的摩擦而引起附近易燃物 (如瓦斯、矿尘、润滑油、木料等)着火。电火火源包括电弧、电火花以及酷热或高温的导电体。2、矿井外因火灾的预防妥善管理或消除引火热源是预防矿井外因火灾应实行的首要措施,应小心携带、使用和放置火焰灯,注意不能使火焰接触木料、擦拭纱布、油等可燃物,要警惕火焰灯引发瓦斯或矿尘爆炸的危险性对携带的火柴要妥善保管擦拭棉纱应放在专用铁桶内禁止用投掷明火的方法来检查井巷深部的情况焊接工作必须在没有可燃物的地点进行,或者在其周围挡上铁板并备好消防器材。爆破作业引发火灾的原因多半是由于火焰外窜,从而点燃了附近的可燃物,甚至可能引发瓦斯或矿尘的爆炸。应限制装药量,以免空爆引火,炮泥及其装填质量要好,其长度不应小于孔深的一半;爆破前要充分洒水浇湿工作面及其 10-15cm 范围以内的巷道壁;在岩温超过 45 度的炮孔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