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文人的臣妾心态VIP免费

文人的臣妾心态_第1页
1/13
文人的臣妾心态_第2页
2/13
文人的臣妾心态_第3页
3/13
文人的臣妾心态——《<史记>选读》教学有感作者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中学胡信军摘要:高二年级有一选修教材——“《史记》选读”。读史可以明智,在与学生一起品读史记精品之时,慢慢地超越了文本,想起了历史中很多的东西。于是,古文的阅读也慢慢地拓展成了历史的思索,教学的内容也就慢慢地脱离了虚词实词。有点不务正业,但窃以为与中央精神、全国大纲深度吻合——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之余,情不自禁,写了这么一篇文章,也可以算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新尝试。关键词:臣妾史记制度文化一、“臣妾”问题的发现读《史记》,《高祖本纪》中有这么一段文字: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欲以为沛令。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于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大意是:沛县的父老子弟杀了原县令后,要推举一个人统领现在的沛县。推谁呢?当然是有德有力者。萧何、曹参本来就是原政府官员,平常为人处世很得民心,自然是最好的人选。可是,“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于是不约而同地把统领位置推给了流民刘季。饱读诗书、经纶天地的萧何、曹参竟然放着领导不当,甘当绿叶,其可怪也欤?无独有偶,读到《项羽本纪》,又有这么一段文字: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婴谢不能,遂强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少年欲立陈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大意是:东阳县的少年们杀了原县令,推举陈婴为首领。可是陈婴的母亲不同意:“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我来到陈家后,从没听过陈家有过地位高贵的人,现在一下子当了王,这是不祥之兆啊!)那怎么办?陈婴的母亲为他指明了出路,你不如去投靠某个人算了,造反成功了,跟着别人封个侯什么的;万一失败了,还可以逃跑,保全性命。于是,“故东阳令史,素信谨,称为长者”的陈婴带领自己的贰万人马很顺利地投靠了拥有八千精兵的项梁。典型的小鱼吃了大鱼。每读到这里,总会觉得奇怪,这些有文化有能力的知识分子为什么不自己独立单干,却总要臣服于别人,仰人鼻息,用自己的才学辅助别人建功立业,称王称霸,但大多数人自己却落得十分悲惨的下场?这中间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原因,究其根底,可用“臣妾”心态概括。知识分子一方面想要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又有天生的软弱的性格,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成为别人的臣。知识分子们大都喜欢过平和、安逸的生活,为君主献献计策,让百姓能有个平静幸福的生活也就满足了。不想招惹太多的是非,平平静静地过一生,写些文字,献些策略,碰到一位明君辅佐社稷,此生足矣!古代文人从书本上所受的教育,注定他们只能成为甚至是市井无赖(汉高祖刘邦)、和尚(明太祖朱元璋)的旗下之臣。二、何为“臣妾”“臣妾”,作为名词,古来称地位低贱者。《尚书传》说:“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周礼注》也说:“臣妾,男女贫贱之称。”《战国策·秦四》:“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注云“男为人臣,女为妾”。所以也以“臣妾”指臣服者、被统治者。如《史记·吴太伯世家》和《伍子胥传》有“请委国为臣妾”、“求委国为臣妾”语,《汉书·西域传》有西域小国“称臣妾”语,《后汉书·皇后纪》有“天下臣妾,咸为怨痛”语。中国历史上,第一对有名有姓的“臣妾”当首推越王勾践夫妇:勾践为臣,妻为妾。可见,最初的“臣妾”是分指男女奴仆。臣,甲骨文象箕坐之形,身手都被束缚。一般都作家臣,或人臣解,也可解为宫廷诸侯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人的臣妾心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