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罐内作业安全技术九措施

罐内作业安全技术九措施_第1页
1/3
罐内作业安全技术九措施_第2页
2/3
罐内作业安全技术九措施_第3页
3/3
罐内作业安全技术九措施在工矿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的检测、修理中,罐内作业是比较频繁的。罐内作业是指凡进入塔、釜、槽、罐或其它闭塞容器内进行的作业。其作业危险性大,假如安全技术措施落实不好,极容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所以加强罐内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是企业检测、修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1. 清理刷洗这是罐内作业首要的、且极其重要的步骤。对盛装酸、碱和有毒物质溶液的罐清理时,首先应实行正常方法排出液体物质。当排放不尽时,再从放净口放出,但需要妥善处理,严禁乱流或冲人下水道;对罐内的固体残渣应用长柄工具进行清掏,但对起爆药制造设备内的残渣,严禁用任何工具进行掏挖,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化学处理。在清理完罐内的物质后,应再用压力不低于 150KPa,密水柱大量冲洗罐内壁。对于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罐,要使用临时抽风机排除毒性气体,井注意疏散无关人员。对刷洗的废水废液应处理后方可排放,严格防范中毒、着火、腐蚀和环境污染。一般把废液进行稀释沉淀、过滤等,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到允许排放标准后排放;或使用化学药品,通过中和、氧化、还原、凝聚、吸附或离子交换等方法把酸性或碱性液处理至排放标准后排放;或排人废水废液处理车间,统一处理后排放。2.可靠隔离需要进行作业的罐槽必须与其它设备可靠隔离,井将与罐槽相连的一切管线切断或用盲板堵死,避开其它设备中的介质进入检测、修理的罐内。3.切断电源 进入有搅拌或其它有动力电源的罐内作业前,必须切断电源,上锁或设专人看管,井在电源处悬挂“严禁合闸”的警示牌。4.气体分析入罐内作业前必须对罐内空气中的含氧量进行测量,氧含量应在13%~21%的范围以内。若罐内介质是有毒的,工业卫生人员还应测定罐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使其低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车间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及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的有关规定。对涂漆、除垢、焊接等作业过程当中能产生易燃、有毒有害气体的作业应加强通风换气,并加强取样分析。5.个人防护入罐内作业应穿戴好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具,穿戴好工作帽、工作服、工作鞋。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等,必须系牢安全带,并严格检查,确保防护用具完好。入罐作业要定时轮换,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15 分钟。6.预救措施企业应根据作业情况做好相应的预救方案,在罐外准备好急救防护用具,如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安全带和救生器等,以便在缺氧或有毒的环境中使用。另外,在罐内从事清理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罐内作业安全技术九措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