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特别加强剧毒危化品的包装安全几年前,河南落宁境内爆出惊人新闻:一辆装载着 11 吨氰化钠的罐车在山中土路上颠覆。剧毒液体沿着溪水流进洛河,洛河的下游连着黄河。这两条河是沿岸难于计数的人赖以为生的水源。11 吨氰化钠,其毒量足以杀几百万人。幸亏两只率先“品尝”的山羊颓然倒地让人们知道了水中的杀机。当地政府火速调查、毫不迟疑地利用广播和电视向公众发出紧急通知,火速派出解放军、武警和民兵堵截毒水,抛撒药品以缓解毒性……不幸中的万幸是,在各种偶然因素和人力努力下,这次剧毒化学品泄漏事件并没有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但事情过后,仍让人们谈之色变。剧毒化学品惹祸的事件近几年以来已不只一起了。2025 年 9 月,一辆运输车在陕西省某县境内由于严重超载而翻入丹江支流,10.33 吨氰化钠全部泻入江中,给国家造成 1000 多万元的损失,丹江市还专门为污染区人畜修建了饮水库渠。几年前,7 吨氰化钠泄漏在福建省某县境内,使 102 村民中毒住院治疗,家畜家禽大量死亡,农作物和水源受到污染,农田和山林遭到严重破坏……剧毒物质四处惹祸已经让人耳熟能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从掌握的情况来看,认为危险物品尤其是剧毒物品的包装方面目前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一,危险品生产厂家在对包装的选择上有急功近利和单纯追求利润的做法。这是导致劣质包装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为降低成本,有意选择便宜的低质包装,根本不对产品的危险等级、包装规定、运输和使用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性进行分析、试样、论证;谁的包装便宜,就购买谁的包装,对是否符合危险品的包装要求不加理会。比如广东某铬盐厂生产的无机氧化物,是国家指出的二级危险品生产厂。但是该厂在选择包装物时只单纯考虑经济利益,钢桶材质选用拉伸性能差的某国的钢板而不用韩国浦项钢板制作。只因为这种拉伸性能差的钢板比韩国浦项钢板每吨便宜 2250 元。据悉,氰化物惹祸事件多数由于用劣质钢桶包装氰化物,在运输中由于翻车导致钢桶开裂而造成。其二,一些包装生产企业在生产意识及态度上,存在着严重的安全盲点。有些企业完全以赚钱为目的,大量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对包装内容物是什么、盛装状态如何、该采纳何种封闭形式,跌落、码堆、气密有什么要求等不加分析,能装能卖就行。其三,对废旧危险品包装容器的管理有待加强。目前,各地市场上搞了不少旧桶买卖市场。由于新旧桶的价格相差好几倍,一些原盛装危险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