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塌方、涌水、突泥的安全预防措施对洞口段、破裂带、贯穿点等重点部位或工序工艺,要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施工方案,并经过审批通过后实施。在进行正常的安全技术交底的同时,由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审批的专项安全技术施工方案,对作业层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目前,因技术原因,无法准确预控,最常用的控制措施有:1、按地质施工而非按设计施工;2、严格根据支护参数进行施工 ;3、操作人员实践经验;4、超前地质预报;5、围岩监控量测。 具体见下: ■ 防止涌水/突泥1、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探孔;2、注浆封堵或引排水;3、人员及设备在涌水/突泥前撤离到安全地段;4、溶洞揭露后对相应地段加强支护及衬砌。 ■ 防止冒顶塌方1、制定严密的施工方案,严格根据设计和法律规范施工;2、防坍塌检查。对隧道防坍塌的安全检查,要着重检查洞口段是否有开裂变形情况,边、仰坡是否有开裂变形、危石或滑塌现象;查交叉口、断层处、破裂带、浅埋段、溶洞支护段及其它围岩软弱地段是否有裂纹变形现象;要把围岩松动、不密贴、掉碴、流泥流沙、明显的裂隙变化、水系变化、初支有明显的可见喷射混凝土开裂、掉块、锚杆的松弛或锚杆垫板的压紧或变形、钢支撑的扭曲变形,都可作为隧道围岩与支护稳定性的危险信息,必须仔细细致进行观测。如这些迹象变化速度快而明显,可作为坍塌的前兆来讨论施工安全对策,尽快处理;3、注意地质观察、预报,地质变化时优化施工方案;4、不良地质地段要“短进尺,多循环,弱爆破、超前支护、加强支护”;5、做好围岩变形量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