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中构图三大策略 构图,即构造、组合、安排画面,用形象语言在一个空间中进行分割、设置、布局。饱满即丰满、充足,儿童画中的饱满体现在儿童能够完整、丰富地安排画面,就是用稚拙多样的线条和色彩将一个平面表现成浑厚有力的精彩画面。饱满的构图,是一幅优秀的儿童画作品不可或缺的要素。只有饱满的构图,这幅儿童画才是形式完整的;只有饱满的构图,这幅儿童画才是内容丰富的;只有饱满的构图,才能构成一幅优秀的儿童画。儿童是一个个天生的艺术家,喜爱涂涂画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但往往画面显得比较“散”——形象语言松散、零碎,不流畅、整体,画面不饱满。这和他们的年龄特点、认识世界的能力有关。小孩子就是看“小世界”,他们往往关注眼前的微小世界:零碎、显眼、敏锐、精彩的几个点。如何组织画面,如何让自己的画面饱满起来,这需要成人予以点拨。如何引导儿童饱满自己的画面呢?我们可从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着手,引导他们全面、整体、深化得看周围世界,让他们感受世界是多维立体、精彩纷呈的。一、 着眼一个“整体”, 大局中见“饱满”在儿童画中,孩子们习惯想到什么画什么,随心所欲,想一样画一样,他们画得很轻松,但最后的画面感觉就像摆摊,很多东西拼凑在一起,画面没有整体感,而且容易导致画面不饱满。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要求孩子们在动笔画之前要学会整体构思,即整个画面先要在头脑中呈现,然后一气呵成于纸上。整体构思是对画面整体的宏观把握和谋划布局。要想完美地达成目标就必须抓住整体这个根本,没有整体关系的画面就是一盘散沙,也就谈不上艺术美感。 只注意个体形象,虽然可能刻画得很美,但最后发现这一堆璀璨的珍珠却无法穿成一个漂亮的项链,白费功夫。因此要引导孩子首先整体构思,捕捉画面的整体感受,抓大放小,快速地在画面上铺出整体关系,确定好画面的整体构图,进而去塑造画面的每一个局部,局部精彩而不喧宾夺主。比如:儿童画《我和昆虫》定好了主要内容我和昆虫的游戏形式以后,先不要急着动笔画,继续设计我和昆虫在哪里玩,周围环境是怎样的,然后才在纸上一气把他们画出来,进而刻画我和昆虫的个体形象。这样画面的效果就显得整体美。而且白纸的每一处都要安排到内容,没有一处空白。比如,我和昆虫是在花树丛中玩,那么除了我和昆虫,应该满纸被花枝和花叶占据,甚至在隙缝中是天空或其他景物都可以作为环境中的填充物。可以带他们亲自到学校的花坛中做一回小虫子,躲在花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