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四知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2024四知初三下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8
2024四知初三下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8
2024四知初三下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8
2024 四知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佛教四知,出佛说骂意经。自谓无人知。而不知傍人已知之矣。四自知谓心欲作善作恶。人虽未知。自意已先知之矣。以下是我整理的四知初三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四知》教案 教学目标 1、翻译理解课文。 2、掌握重点词语及句式。 3、分析杨震的性格特点,学习杨震廉洁自律的高尚思想品德。 教学重点 积累重点词语及句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还说:“吾日三省吾身。”古人是多么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啊!今日我们来学习一位古人的故事,以期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 二、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 邓骘 辟之 谒见 遗震 2、检查学生阅读课文的情况。并予以点拨纠正。 三、介绍作者及解题 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四知”即“天知、神知、我知、子知”。题目是编者加的。 四、学习课文 1、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要求学生自己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翻译课文,把不理解的地方划出来,老师统一解答。 3、出示卡片检查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翻译。 (1)(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2)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 (3)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4、结构分析:本文分成两层,一、杨震拒金。 二、杨震拒绝了为子孙置办产业的建议。 5、内容分析 (1)谈谈你对“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理解,并说说你是怎样看待“杨震拒金”的。 (2)(杨震)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6、写作特点 (1)人物形象鲜亮。本文只有 146 个字,非常鲜亮的突出了杨震廉洁无私的高尚思想品德。 (2)语言刻画形象传神。“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八个字形象刻画出了杨震拒绝贿赂的坚定态度。 五、布置作业 翻译课文。要求:(1)准确。(2)句子优美流畅。(3)最好能体现原文的特色。 《四知》原文和译文 四知 原文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 密愧而出。 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尝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令为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四知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