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届安徽省淮北市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及答案高考模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当下,随着传播媒介的多元化,从事文学批判、发出自己的批判声音,成为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因此,在当前的文学批判场城中,围绕文学热点与现象,往往形成多种声音并存、众声喧哗的批判景观。在此情境下,我们应该践行一种怎样的批判伦理呢? 首先,要尊重审美差异性,提倡具有包容性的批判文风。文学批判在本质上是一个审美、推断和阐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批判主体知识结构、审美趣味的差异性,会带来审美的差 异性。因此,面对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推断,甚至同样是肯定性的推断,也会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逻辑、不同的阐释方法。这一特征是由批判主体的个体差异性和作品本身意义的丰富性所决定的,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存在。要尊重这种审美差异性,而不是追求审美的绝对性、单一性、排他性。当下文学批判场域的很多论争其实是忽略了这种审美差异性而产生的讨论,很多论争看似喧闹,实际是无效的;其根源在于大家在不同的维度上讨论问题,自说自话,无法产生真正的对话和争鸣,这无疑是一种批判资源的浪费。 其次,要坚持文学批判的客观性。文学批判是一种审美推断活动,必须坚持好处说好、坏 处说坏的客观立场和批判精神。批判主体要对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严格审美与谨慎推断, 才能制造出具有说服力的批判文本。当前存在一种畸形的批判现象,即很多批判者以否定批判对象为荣,刻意追求“批判家”的形象标签,有时甚至为了否定而否定,故意夸大不足和问题。要知道,否定和肯定作为阐释的两条轨道并不存在价值上的高低之分。否定并不能证明否定者的水准高人一筹,肯定也并不说明肯定者的能力低人一等。无论从哪个向度展开批判活动,都需要将客观性作为前提,而非一味地肯定或一味地否定。 最后,要深刻认识到文学批判的根基和力量在于学理性,要以学理性建构批判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弗菜认为:“文学批判是思想和知识构成的大厦,能够凭借自身而独立存在。”文学批判要建立自身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必须做好自身的学术建构。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因素极为重要。一是知识结构。文学批判作为批判主体与作品的对话结晶,是一种思想的碰撞和认知的深化,其基础在于知识和思想,缺乏这一基础,对话就无从谈起,审美和甄别也无法进行。二是逻辑性和学理性。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