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人教版《星星变奏曲》九年级上册语文原文及教案 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慧才智和制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九年级上册语文《星星变奏曲》原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星星变奏曲》原文 假如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同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抖 谁不同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爱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耀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假如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同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谁同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爱飘动的旗子,喜爱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星星变奏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悟其象征意义。 3.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 4.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5.激发学生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 教学重点:了解朦胧诗的审美特征;理解诗歌所寄予的诗人的理想和信念。 教学难点:体悟“星星”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是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全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 引导学生在熟读中揣摩诗歌语言的意蕴和情味。领悟“星星”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 从而培育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2.联想想象法全诗运用象征手法,围绕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学习这首抒情诗,要创设氛围激活学生思维,借助对形象的感悟,把握丰富内涵,深人体会诗中的思想情。 3.讨论探究法如对“星星”形象的感悟,可引导学生活跃研讨,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由关于“星星的诗句”导入 回忆诗句,今日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介绍和朦胧诗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 年生,北京人。1968 年高中毕业。1980 年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