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课文及教案 教案是讲课的前提,是讲好课的基础,教案则备课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可以反映老师在整个教学中的总体设计和思路尤其是教学态度仔细与否的重要尺度。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课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湖心亭看雪》课文 作者: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教学重点 1.深化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写景的白描特点。 2.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标 1、导入 冬季中最温暖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飘扬的雪花,凝聚了春雾夏雨秋露的情绪,播撒而来,从每一个点上摩挲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啊,下雪,真好! 多媒体显示“西湖雪景” 2、了解作者及背景 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 二、自主学习 老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设置背景音乐,老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1、初读课文,字找出生字,要求注音:(见学案) 更(ɡēnɡ)定 毳(cuì)衣 雾凇(sōnɡ) 沆砀(hànɡdànɡ) 一芥(jiè) 2、学生读课文,参照注释,借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文意。 (1)学生放声朗读课文,读准语音,语意读顺,理解课文。 (2)叙事是本文的线索,本文的记叙要素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 1、说说下列这段描写雪景的文字用了什么手法?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老师提示:这段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手法。什么是白描呢? 多媒体显示: 2、“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与文中哪句相照应? 3、作者去看雪有哪些物质条件? 4、文中描写湖中雪景用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