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在大学传媒学院新大楼启用仪式上的发言

2024年在大学传媒学院新大楼启用仪式上的发言_第1页
1/3
2024年在大学传媒学院新大楼启用仪式上的发言_第2页
2/3
2024年在大学传媒学院新大楼启用仪式上的发言_第3页
3/3
2024 年在大学传媒学院新大楼启用仪式上的发言2024 年在大学传媒学院新大楼启用仪式上的发言 各位来宾,上午好! 1989 年,那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我来到了这里,成为本校新闻学专业第一届硕士讨论生。那时,现任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电视台总台台长的慎海雄正准备去新华分社工作,而现任 X 省委宣传部长的朱国贤和他的同学胡雄伟、查晓强等人被评为 X省青年十佳。那时,杭州大学新闻系刚刚由中文系中的新闻专业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系仅仅一年的时间。那时的新闻系,只有西溪校区东一教学楼四楼西面的两间小小办公室,一间办公室是老师们办公用的,另一间算是杂物室+阅览室。阅览室里只有七八本著作,三四家刊物。好在顶上挂着一只电风扇,我就在那间屋子里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暑期。那时的新闻系大概只有十四五位教职工,没有教授。可房子虽然小,老师也不多,但包括我的导师张大芝先生在内的一批先生们,德厚而识博,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斯是陋室,惟吾师德馨了。 1993 年,新闻系变成了新闻与传播学院,这是全国最早通过共建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学院,专业增加了,老师们也多了起来,我也由学生变成了老师,我的导师则成了教授中的一员。系的办公地点换到了那幢楼的二层,有了十来间房子。几位院系负责人如李寿福老师、张梦新老师、王兴华老师和后来调来的邵培仁老师都挤在一间办公室里办公,那时,学院充满着朝气,师生之间交往密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春来暑往,我和同事们一道向学生传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分管团委工作的潘向光老师和主讲新闻写作的沈爱国老师,是女生们心中的男神。一位叫吴艳的女生,就读于广告专业,那时没有人会想到她后来成为中国知名的女富豪;我也没有想到我作为班主任的那一个班今日群星荟萃,我们私下常称我们班是杭大新闻系历史上的黄埔一期。 1998 年四校合并后,杭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为 X 大学人文学院的新闻与传播学系,不过学校特许新闻系对外可称为 X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但在校内仍然是系级建制。那时办公室到了西溪校区教学主楼的 8 楼,老师增多了,专业也增加到了 4 个,招收的学生数也增加了。那时,我们新闻传播一级学位硕士点下来了,我也破格评上了副教授,成为了讨论生导师。那时候,黄旦还没有人叫他大师,我们都叫他黄旦,他是新闻系的主任,我是他的副手。徐岱还只是隔壁系里的老师,虽然他是人文学院的副院长,但他从来没有到过我们系。那时人文学院的院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在大学传媒学院新大楼启用仪式上的发言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