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高考考试大纲取消意味着什么 1、实施新课程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 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 划重点:目前,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都会发布各科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独立命题省份还要制定自己的考试说明。大纲和说明尽管每年变化不大,却是所有高中生学习、复习、备考的根本指针。大纲和说明在指明考试方向、方便高中教与学的同时,也出现了“大纲规定的学、大纲之外的不教这样的功利主义倾向。 国办文件提出“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基本可以明确在今后的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将不会再制定“高考大纲“。这有利于促进教考有效衔接,防止简单的、片面的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试题形式、科学设置试题难度,推动提高命题水平。 2、所有科目合格性考试由各省份命题 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合格性考试由省级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实施。 划重点:文件明确提出合格性考试由省级统一命题,这进一步佐证了语数外和选考科目试题很可能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但目前的各省份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命制水平将提高,严格根据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以及不同层次考试的考核要求命题。而且今后各地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严密程度将真正向高考看齐! 3、技术和理化生实验操作可能纳入学业水平考试 鼓舞有条件的地方将技术科目和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省级统一考试。 划重点:在新高考试点省份,浙江明确将技术列为学业水平考试科目,选考科目为 7 选 3。理化生实验操作在各地中考中已普遍实行。在此基础上,考虑国家加大新工科建设力度的政策背景,技术和理化生实验操作进入学业水平考试,甚至成为计入高考成绩的选择性考试内容,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4、取消考纲意味着什么? 取消考纲,对老师与学生而言,备考的范围相应扩大,确实是一项挑战。可能在实施初期,有部分老师、学生会感到不知所措,找不到重点。 也意味着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不再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或者说是机械的运用,而是要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育,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 5、这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 其实我们也都知道,国家一直推崇素养教育和全面进展。考纲被取消了,对于应试教育有一定的改变,也不会为了考而考。 在未来的教学中,不需要学生对重难点进行死记硬背,而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育、对综合素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