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基础工程一直是工程中重点控制的工序,本文主要浅析喀斯特地貌地区,桩基础施工施工方法的选择与施工过程中的成桩控制。工程概况(1)贵州贵阳地区某房屋建筑工程,基础设计为桩基础,桩总数为 477 根,桩径分别为 1000mm、1200mm、1300mm、1500mm、1800mm、2000mm 六种桩径桩身长净长为 10~23m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三种分别为3800KN、6000KN、8000KN,桩基础以上结构为地下室一层,也上 15 层框剪结构,设计年限 50 年,抗震等级三级。所有桩均在回填后的场平地基上施工,回填高度约 5~15 米,回填料以碎石为主。(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走势大致呈东西向延展,地势起伏较大,南北高,中部低。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大量分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本项目总体处于山间盆地,较平坦。(3)气象水文:贵阳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秋气温多变。属北亚热带,多年平均气温 15.3°C,最热 7 月,平均气温 24^,最冷 1 月,平均气温 5C,多年平均降雨量 1136.7mm,降雨年度分配不均,丰水期多集中在 5~8 月,占全年降雨量的 60%,枯季 12 月至次年 3 月,降雨量占全年的 8%,雨季一般始于3 月,寺续接近 9 个月。最大日降雨量 133.2mm,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夏季降雨量较大、较集中。年陆面蒸发 580~630mm。根据区内出露的地层岩性、含水介质特征及地下水动力条件,地下水类型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碳酸盐岩溶水三种类型。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土层中,属上层滞水,其中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红粘土的裂隙和土中,水量有限,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无统一水位,分布不均匀,常呈透镜状分布,水量随季节性变化大。(4)本工程基础施工控制在 3~5 月份,降低雨季对施工的影响。基础施工方式的选择初步方案采用两种成孔方式,一是采用人工挖孔桩,二是采用机械成孔。两个方案的优缺点如下:1.人工挖孔灌注桩优点具有施工操作工艺简单、施工方便、不需要太多大型机械设备,可通过取岩心,检测地基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施工质量容易保证等优势、孔底余渣能有效清理干净。缺点:人工劳动强度较大,施工速度慢,工期长,安全性差,遇高回填区等易塌孔环境条件,施工人员安全没有保障,施工安全管理难度大,遇淤泥、流沙等环境条件成孔更加困难,不得用于软土或易发生流沙的场地。地下水位高的场地,应先降水后施工。2006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孔桩浇筑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