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瓷器鉴定真知堂-分清斗彩与五彩瓷器鉴定必须要瓷器鉴定真知堂:元代以来,彩绘瓷器代替了青瓷白瓷,成为了我国瓷器使用和收藏的主流。彩绘瓷器又分为釉下彩绘和釉上彩绘瓷器。釉下彩绘瓷,指的是把彩绘颜料画在瓷器的素胎上,然后罩透明釉一次烧成的瓷器,主要品种有青花河鱼釉里红两种,清初还有一种釉下三彩瓷器,比较少见。釉上彩绘瓷器,主要有五彩,粉彩•,广彩等。斗彩属于釉下彩和釉上彩结合器,早期的五彩,由于是用釉下青花反应蓝色,不是釉上蓝彩,所以也属于釉上釉下结合器。明成化斗彩花鸟纹高足杯斗彩瓷器群众基础深厚,但如何区分斗彩五彩,一般收藏爱好者还真不太清楚。五彩粉彩广彩,本文暂且不论,我们来说说如何区分斗彩和青花五彩。斗彩这种说法,年纪不大。在明清两代瓷器书籍中很少见到斗彩的说法,一般都称为成窑五彩或青花间装五彩。直到清中期的《南窑笔记》才出现斗彩一词,但后来沿用者也不多,清宫造办处档案还是称为五彩。雍正七年四月十三日记:“圆明园来帖,太监刘希义交来成窑五彩瓷罐一件(无盖)。传旨,着做木样呈览。”乾隆十三年闰七月初二日“太监胡世杰、张玉交成窑五彩菊罐一件、成窑五彩荷花罐一件。”清五彩花卉纹杯(大明成化年制款)对"斗彩"一词,通常的理解是以釉下青花为轮廓,釉上填以彩色,烧成后遂有釉下彩与釉上彩斗妍斗美之态势,故称"斗彩"。《南窑笔记》的作者则说:"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日斗彩。填(彩)者,青料双钩花鸟、人物之类于坯胎,成后复入彩炉,填入五色,名曰填彩。五彩,则素瓷纯用彩料画填出者是也。"清代朱琰著《陶说》中云:“古瓷五彩,成窑为最,其点染生动,有出于丹青家之上者。画手固高,画料亦精。”乾隆朝唐衡诠《文房肆考》说:“成窑以五彩为上,酒杯以鸡缸为最,上画牡丹,下画子母鸡,跃跃欲动。”近人许之衡先生著《饮流斋说瓷》则称:“成化五彩人物,其工细者,系以蓝笔先绘面目衣褶,继乃加填五色。”明嘉靖青花五彩龙纹盖罐何谓“斗”?据笔者研究,斗彩一词应该出自于江西方言!我们湖南土话也有斗拢一词,意思是拼揍聚合在一起。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九中说:“《儒林外史》没有布局,全是一段一段的短篇小品连缀起来的;拆开来,每段自成一篇,斗拢来,可长至无穷。”可见,将釉上彩、釉下彩井然有序地凑合在一起就成了斗彩。最有名的斗彩瓷器,无疑是成化斗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