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策略研究【摘要】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为我国乡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阐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涵义,分析我国当前在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借此思考如何抓住这一发展契机,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进展。1 前言随着 201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我国明确了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发展道路,要求城镇化建设遵循绿色、低碳、智能、集约的模式进行发展,因此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的理念就随着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确定逐渐兴起,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绩[1]。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开展,不仅响应了国家的号召,还是顺应社会总体发展趋势的表现。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的发展相对不平衡,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分析,探讨推动建设进程的策略。2 美丽乡村建设的涵义乡村建设是我国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旨在推动我国乡村的良性发展,改变传统落后的发展模式,提高乡村地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设内容不仅仅指发展乡村的经济,它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如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生态环境、设施等[2]。换言之,建设美丽乡村,既要建设乡村的经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又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当地生态和环境的保护,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乡村的进步,进而提高我国整体的发展水平。3 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在各地政府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贯彻之下,当前的乡村建设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各地通过对乡村进行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整治环境、发展农业等方式,改善了乡村的生活条件,促进了乡村地区的发展。但是,虽然获得了成效,目前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3.1 建设资金匮乏足够的资金是保证各类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在当前的乡村建设工作中,普遍存在资金匮乏的情况。资金上的短缺,使各项工作滞后不前,远远落后于经济条件良好的地区。这些地区难以进一步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如村民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娱乐设施,也无法为当地的农民提供发展的资金帮扶。虽制定了发展项目,但却没有作为保障的经济基础,进而延缓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速度,降低了发展的质量。3.2 缺乏建设人才农村地区对人才的吸纳和挽留能力相对较弱,缺少专业的建设人才。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