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翻译人员年度工作总结 时间如流水般匆匆流动,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信任大家这段时间以来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认真的写一份工作总结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翻译人员年度工作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翻译人员年度工作总结 1 从业以来,仅就而言,做得还算进退自如。当初兴趣使然,毅然决然半路出家做了翻译,现在想来,有些冲动和冒险,但应该说这是一次正确的选择。走到今日,除了机遇外,应该还有其必定性。我拟从一个非语言专业译者的角度谈谈自己对翻译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一、选准方向,打好基础 有些人认为,只有外语专业的才能做好翻译,翻译就是翻译文学作品。在世界经济文化沟通日益频繁的今日,这种看法显然是不全面的。从翻译需求来看,主要还是有用类翻译,如科技、财经、法律等。具体到某一翻译类别,假如没有深厚的经验积累或者相应的专业知识,想胜任愉快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建议翻译新手在从业伊始就应该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专业背景等,选择一个翻译主攻方向。经营某类翻译久了,不仅质量有保障,速度也能上得去,从成本效益角度来看,是相当划算的。 以我相对熟悉的法律翻译为例,我中英文法律文本的阅读量至少达到百万的数量级。阅读可以帮助我了解法律概念、原理,不同法律文本的风格,甚至对法律推理也有所了解。有了阅读积累,应对实际工作的时候,就能比较轻松自如。对我来说,翻译工作最难的部分不在实际做翻译,而在做知识储备。一方面,我想加强对某一法律领域的了解,做到翻译时心中有数,不会稀里糊涂;另一方面,我要根据公司业务的进展,阅读相关材料。这种准备工作量之大,有时令人心生畏惧。 我心目中最理想的翻译人才模式是专业知识+语言能力,我甚至觉得现在的翻译硕士教育也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比如说,假如培育方向以财经为主,则可以考虑开设基本的财经、金融双语课程。 二、学会讨论,体现专业 我们阅读中文文本时,假如遇到不太理解的词语、概念,可以跳过去,甚至整段整段地跳,或者知道个大概就可以了。但是,要将中文译成英文,遇到这种情况,就算想跳也不能跳,否则还要翻译做什么?翻译的价值从何体现?这时翻译就要做讨论。不是简单地查一查典、搜一搜网络,而是要准确理解相关词语的确切内涵,必要时甚至要阅读相关的英语语篇,了解它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讨论的层次不局限于词语,还可以上升到语篇。比如,我就在互联网上找过十个版本左右的英文保密协议,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