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龙抬头的历史由来介绍

2024龙抬头的历史由来介绍_第1页
1/5
2024龙抬头的历史由来介绍_第2页
2/5
2024龙抬头的历史由来介绍_第3页
3/5
2024 龙抬头的历史由来介绍 二月二又有关于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所以被称为龙抬头日。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龙抬头的历史由来介绍,希望大家喜爱! 龙抬头的历史由来 唐时期 唐时期仍未消逝龙抬头的节俗记载。唐朝人把二月朔作为一个特别的日子,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据《唐书》记载,唐中叶以前,春天只有三个节日:正月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节,二月没有节,李泌上书,废正月晦,以二月一为中和节(取中正、平和之意),以示务本。德宗非常赞同,并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 宋时期 宋代时在二月初二有“挑菜”御宴活动,但与“龙”无关。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南宋时,二月初二这一天宫中有“挑菜”御宴活动。宴会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种植生菜等新奇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依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这一活动既是“尝鲜儿”,又有消遣,所以当时“王宫贵邸亦多效之”。唐宋时的这些“二月二”活动并没有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 元时期 到了元时期,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析津志》在描述大都城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所吃的食物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 明时期 明代以后,“二月二”又有关于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故称龙抬头日。元费着《岁华纪丽谱》:“二月二日春游节,韧郡人游赏散四郊。”。又汪灏《广群芳谱天时谱》引《翰墨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明时期还在二月二还增加了“熏虫”、“炒豆”的活动。明人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不出也。 北京龙抬头的习俗有哪些 吃春饼 二月二日既然是“龙抬头”之时,很多食品就与龙牵扯在一起。北京民俗食品,一种烙得很薄的面饼,又称薄饼。北方地区还时兴食用面条、水饺等。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饼,名曰“吃龙鳞”。春饼比吃烤鸭的薄饼要大,并且有韧性(北京人称为要有“骨立劲儿”),因为要卷许多菜吃。从前,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龙抬头的历史由来介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