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学设计 一、素养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 14 个生字及相关生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二)能力训练点 培育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想象力及音乐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了解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四)美育渗透点 学习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善良、美好的心灵;并通过欣赏《月光曲》,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意境之美,陶冶爱美的情趣。 二、学法引导 (-)老师教法 创设情境法,引导与点拨。 (二)学生学法 朗读法、直观感受法、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及感情变化。 (二)疑点 皮鞋匠眼前出现的景象和贝多芬弹奏的曲子有什么联系? (三)解决办法 1、围绕重点段和重点词句,反复读、思、议,穿插老师的点拨。 2、倾听《月光曲》,感受曲子的情绪变化,想象其意境。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老师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读书与沟通,给学生播放《月光曲》录音,布置作业。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读书、感悟。 2、小组内沟通与研讨。 3、班上汇报。 4、听钢琴曲《月光曲》。 第一课时 (-)音乐导入 1、播放钢琴曲《月光曲》。 2、让学生自由畅谈听后感受。 3、简介《月光曲》。 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曲子名叫《月光曲》,是首钢琴曲,它是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那么它描绘的到底是怎样的景象呢?它是怎样谱成的呢?今日,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10 月光曲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汇报初读收获。 (1)字、词的掌握情况。 ① 认读生字、生词。(出示生词卡片) ② 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 (2)朗读自己最喜爱的段落。 (3)沟通初读感受。 ① 贝多芬为贫穷的盲姑娘弹曲子,说明他有同情心。 ② 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奏的第二首曲子就是《月光曲》,是他即兴创作的。 (4)质疑问难。 贝多芬在给盲姑娘弹奏一曲后,为什么还要弹第二首?第二首曲子在怎样的情境下创作出来的?皮鞋匠眼前出现的景象与此曲有什么联系? (三)课堂练习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读读课文,说说已懂了什么。 2、明确本节课探究目标。(学生提出的疑点) (二)探究课文 1、自读,围绕重点段、重点词句进行感悟,将感悟结果以批注的形式写在书上。 2、小组内进行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