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从而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心理的形成和进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育学生思维、创新、想象等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录像、投影片、歌曲《爱的奉献》。 一、 激情导入新课 1999年9月22日,这是一个爱意流动的日子,这是一个海峡两岸骨肉同胞魂牵梦绕的日子。这一天,千万双眼睛共同聚焦一个大陆同胞年轻的生命,千万颗心为他的命运而跳动。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漂亮而动人的故事《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板书,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你的感受。 2、学生汇报沟通。 三、品味语言,感悟血脉亲情 1、身患绝症的小钱是不幸的,让我们到杭州医院的病房里去看看生命垂危的小钱吧。自由读 2自然段。 2、出示句子: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⑴ 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到这段话中,用心去体会,你体会到什么? ⑵ 带着你的理解读。 3、过渡: 此时,只有骨髓移植,才能挽救他的生命。但是,要骨髓移植谈何容易,大约在十几万人中才能找到一个适合的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下面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台湾花莲慈济医院看看那动人的一幕。小声读3~6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划下来,用心想一想感动你的原因是什么? 4、学生汇报沟通: 可以抓住以下句子体会、朗读感悟。 ⑴ 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⑵ 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中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⑶ 骨髓的保存期只有 24 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