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摘要】作为语言实践课,英语教学是一个由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和教学环境有机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应是一切活动的中 l 心。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况将对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小组合作 实效性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起源 小组合作学习于 70 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 二、2 个课堂实例。失败的小组合作学习 [案例]英语课上,我按照课堂教学设计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我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时,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他们很多时间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说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有些组在不断分工:你说一句,他说一句……几分钟过去了,有的组还没有确定谁来发言,谁做记录,没有开展有实质意义上的学习。有的小组一直由学习好的同学在唱“独角戏”,而其他人则无动于衷,充当看客。 案例分析: 这是一位英语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观察到的现象。给我们提出了关于小组学习有效性的问题,引发我们的深入思考。 问题一:如何让学生去进行合作,去开展有意义的合作,教师如何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根据个人个性、特长等开展合理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等等。 问题二: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每节课都需要。学生的小组学习是否在走过场,或者说流于形式。教师要注意营造自由自在的学习氛围,控制讨论的局面,教师要在巡视及参与中“察言观色”,及时调控。 问题三: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适,是在做 show 还是教学的需要。什么时间是开展有效的小组学习的最佳时机。 三、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为了提高课堂实效性,笔者认为有效的小组活动应包含以下要素: 1 积极互赖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积极的相互信赖和面对面的激励互动; 2 个体责任小组成员在共同任务中的分工的个人责任;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并同时掌握所分配的任务;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感受到自身对于集体的价值。 3 促进互动促进性的互动是指小组成员之间互鼓励和支持,彼此为取得良好成绩、完成任务、得到结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