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1.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纪念馆与施耐庵墓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高中必修5语文素材

高中语文 1.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纪念馆与施耐庵墓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高中必修5语文素材_第1页
1/2
高中语文 1.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纪念馆与施耐庵墓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高中必修5语文素材_第2页
2/2
施耐庵纪念馆与施耐庵墓施耐庵纪念馆,坐落在大丰市白驹镇(曾隶属兴化)西郊花家垛上,传为施耐庵当年著书之所。此处四周环水,芦苇茂密,有着浓郁的《水浒》气息,游人到此,会疑心真的到了梁山水泊蓼儿洼。纪念馆位于花家垛中央,为前后三进、东西两厢徽式青砖小瓦古民居建筑,四周有粉墙,第一进为门厅,朱漆大门上方是书法大师启功手书“施耐庵纪念馆”匾额。施耐庵本苏州阊门外施家桥人,据《施氏家簿谱》等有关资料记载,施耐庵,名彦端,系孔子门生七十二贤之一施之常后裔,父操舟为业,他 13 岁入浒墅关私塾就读,19 岁中秀才,娶季氏为妻,29 岁中举人,35 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授任钱塘县事,因受不了达鲁花赤(官名)骄横专断,一年后愤而辞官归里,以授徒、著书自遣。施耐庵因避战乱迁此隐居写《水浒》。据民间口碑,张士诚起兵反元,在平江(苏州)称吴王,聘施耐庵为军师,后张士诚降元,施耐庵屡谏不从,因而弃官去江阴祝塘东林庵坐馆。朱元璋发兵围攻平江,战乱波及江阴,施耐庵想起先后曾任松江同知和嘉兴路同知的好友顾逖是兴化人。那里地方偏僻,四周环水,交通不便,一向有“自古昭阳(兴化别名)好避兵”之说,于是特意差人给顾逖送去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年荒世乱走天涯,寻得阳山(指昭阳,即兴化)好住家。愿辟草莱多种树,莫教李子结如瓜。(当时民谣:“李生黄瓜,民皆无家”)顾逖见信后,马上给施耐庵回信,欢迎他来兴化避难。信中也答诗一首:自江南来问津,相送一笑旧同寅。此间不是桃源境,何处桃源好避秦?施耐庵接信后,将大弟彦明留在苏州原籍,带了续娶妻子申氏、二弟彦才和门人罗贯中,冒着烽烟,渡江北上,先在兴化顾逖家中暂住,而后由顾逖相助,在兴化以东人烟稀少的海滨白驹场购置了田地房产,在这里隐居著《水济》,他结识了许多农夫和盐民,他们生活中的许多故事,成了他创作的素材,经过再创造,以惊人的艺术才能,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 108 将豪侠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书成之时,施耐庵信笔题诗两首:太平天子当中坐,清慎官员四海分。但见肥羊宁父老,不闻嘶马动将军。叨承礼乐为家业,欲以讴歌寄快文。不学东南无讳日,却云“西北有浮云”。大抵人生土一丘,百年落个得齐头。扶犁安稳尊于辇,负暴奇温胜似裘。子建高才空号虎,庄生放达以为牛。夜寒薄醉摇柔翰,语不惊人也便休。前一首是坦陈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有明君清官治世,让人民安居乐业,不再有战乱,后一首是叙述自己隐居著书的恬淡生活,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1.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纪念馆与施耐庵墓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高中必修5语文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