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 选修]《局部的完善》备课参考关于“话题探究”这是一个说明语段,介绍的是一个建筑物,用的是定点写景的方法(在固定的地点进行观察、描绘景物的方法),需要遵循空间顺序。教师可先让学生阅读此文段,画出关键词,所谓关键词就是车站大楼各部位的名称,还要注意代词、关联词语,这些都对句子的衔接起一定的作用,是合理安排语序的指路牌。找到的关键词分别是:北京火车站、车站大楼、中部和两翼、屋顶、中间顶端、屋顶两旁、钟楼的屋顶、东西两翼的塔楼、每座钟楼上、针和字标、长短针、钟面。然后由学生来重新排序,并且师生共同总结关于空间描写顺序的规律,即先总后分(先整体后局部),先大后小,先中间后四周,由远及近,由外而内,也可立足于一点,按东南西北的方位逐一介绍。之后教师可介绍描写景物的其他写法。如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游记一般都采用这种写法。还可介绍其他描写顺序。叙述事件,描写人物可用时间顺序,即顺叙、倒叙和插叙;说明事理,表达观点可用逻辑顺序即主次、总分、层进、因果等顺序。[参考答案]① 讲北京火车站的地理位置应是第一句。②讲正面包括几个部分,属于整体介绍,放在第二句。④介绍中间有钟楼,应承接着第二句来说。④⑤⑦⑧⑨⑩这几句都是在讲钟楼,应放在一起说。再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由外而内的顺序进行调整。⑥讲两侧,应放在描述钟楼的句子后面。③是对这座建筑物的评价,放在最后。正确的排序是:①②④⑤⑦⑩⑨⑧⑥③“知识导引”的解读与处理一、中心模糊或偏离文章中的每一个段落,甚至于每一句话,都必须受中心的管束和统率,都必须为表现和深化中心服务。例文《可贵的纯情与朴实》的中心是通过对《父亲》这幅油画的描写表现农民的纯情与朴实,而第二段画线部分却针对“有的人”的观点大发议论,这些议论不能突出农民的纯情与朴实,偏离了中心,所以教材中说这一部分“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应该删去。学生的作文中经常会有一些游离中心的句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有二。其一,写前思考不足,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就急于动笔,目的不明自然主题难以集中。其二,对材料十分喜爱,难以割舍。正如自居易所说:“凡人之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写前要认真思考之外,我们还应该像鲁迅要求的那样,“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