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同志关心群众的故事从哪里搞来的,送还到哪里去!过鲁南抗日游击区时,正是炎热的夏天。由于彻夜的急行军,大家都汗如雨注,灰布军装全被汗水浸透,湿漉漉地紧贴在身上;每个人的嘴唇焦干,嗓子里就像冒了烟一样,嘴巴渴得不得了。这时,正巧路过瓜田,一眼望去,遍地那是水凌凌的大西瓜。随行的勤杂同志顺手就摘了两个西瓜送到少奇同志面前:“首长口渴了,吃点西瓜吧!”少奇同志一见,脸色顿时严厉起来,说:“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赶快送回去,从哪里搞来的,送还到哪里去!”接着回过头来凝视着我们大家严肃地说:“你是不是真正关心群众的利益,就要看这种场合。假如大部队从这里经过,口渴了都自己去摘西瓜,几千个人,一人一个,不就把这一大片地里的西瓜摘光了?老乡一年的生活就没有着落了。”他稍为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这对我们党、我们军队的影响也很不好;敌人和汉奸会利用它来破坏我们的。你们想想看,群众不赞成,我们还能在敌后蹬下去吗?根据地还能巩固吗?”听了少奇同志的话,我们都感到很惭愧,谁能不深深铭记这种批评呢!少奇同志看到大家都不说话了,似乎觉察到大家的心情,语气就慢慢缓和了,说:“当然,我们革命就是为了群众,保存革命力量是符合群众利益的;如果不把革命力量保存下来,群众会吃更大的苦头。比如,在长征的时候,我们硬是没有粮食吃,只好打了借条向群众借,以后再设法偿还。可是,我们现在还不是到了非搞几个西瓜来解渴,就不能把革命力量保存下来的地步,你们说是不是?”他这一问,大家都会心地笑了。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却是那样深刻地教育了我们,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并成为以后指导我们行动的指南。记得在鲁西时,有一次,也是黑夜行军,由于连续跑了几天急路,到了下半夜,实在疲乏不堪,一路走,一路打瞌睡,正在迷迷糊糊地走着,忽然怦地一下,不知什么东西碰在头上,猛然惊醒,抬头一看,嗬,原来是一个又黄又香的大梨子。这时,借着闪烁的星光,我们才发现正从梨树穿过,枝头累累,硕大的梨子把树枝都压弯了,微风吹来,清香扑鼻。旁边一个爱淘气的警卫员,故意提高了嗓子:“看,好大的梨子打脑袋哟!”他这一来,把大家逗得吃吃笑,尽管那时大家都渴得要命,但却不约而同地弯下腰来从树丛中小心翼翼地穿过,生怕把梨子碰掉下来。随时要有这一份心事行军中,为了不让敌人发现,我们常常靠着庄稼地边走。一来为了隐蔽自己,不易暴露目标;二来万一发生情况,可以钻到青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