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教案 一、设计理念: 1、通过角色的转变,实现文本对话,在互动交际中体会到看问题“要全面,不表面,不唯一”的道理。 2、通过对教材的延伸拓展,体现制造性地使用教材。 3、通过“导入激趣”、“人机互动”等环节的设计,努力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内容,在角色的转变中,实现文本对话,在交际中体会到看问题“要全面,不表面,不唯一”的道理。 2、在互动交际中,培育学生的表达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1.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想听吗?让我们边看边听,想一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 1) 画外音: 凤凰:我们鸟王国要评选劳动模范了,大家说选谁呀? 鸟 1:我推举猫头鹰当劳动模范。 鸟 2:对,我也同意。 鸟 3:为什么推举猫头鹰呢? 鸟 1:因为他是田园卫士,捕鼠能手,所以应该当劳动模范。 鸟合:对,我们都推举猫头鹰当劳动模范。 凤凰:嗯,虽然大家都推举了猫头鹰,但是为了公平、公正,我要派乌鸦和麻雀去调查一下,看看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 2.猫头鹰到底能不能当劳动模范呢?老师给大家几种选择,请同学们拿起遥控器选择一下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a 出示题目,学生选择 (课件 2)猫头鹰到底能不能当劳动模范呢? ① 当然能当②就它能当③调查后评④不能当 b 明示选择结果 c 同学们选择了不同的答案,没关系,让我们在学习中解决。下面我们就先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请同学们自己出声音读课文,注意要把字音读准确。 (三)指名读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选读第几自然段,在他们读课文的时候请同学们仔细听①听一听他们是不是把字音读准确了。 ② 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写了谁? 2.(课件 3)学生读书,按自然段出示课文原文,发现问题纠正读音,请读错的同学再读一遍。 3.理解“讥笑”的含义 ①.刚才读课文的时候,老师发现一个词语,我都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你们能不能帮助我理解一下。 ②(课件 4)出示课件,“讥笑”中的“笑”在文中指什么?下面哪个意思更准确? 假如让它当劳动模范,会损害我们鸟国的形象,让外国讥笑。 (1)“笑”指声音和表情。(2)“笑”指心里的想法。 ③ 学生选择 ④ 明示人数。 ⑤ 请学生谈理由。 ⑥ 再次选择(课件 5) 4.解决读书前的提问 ①(课件 6)课文中主要写了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